导演袁卫东接受媒体采访 1905电影网讯 从第一部儿童电影《浅蓝深蓝》,到之后的《老大别怕》和公路片《过界》,再到今年暑期档与大鹏、范伟合作完成喜剧新片《父子雄兵》,我们看到导演袁卫东一直关注“家庭”题材。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他选择的方向? 袁卫东在专访时说,“家庭一直是我最关注的题材”。 从第一次创作自己的长片,到如今《父子雄兵》即将公映,这中间过去了超过10年的时间。在袁卫东眼中,自己创作的内核从来没有改变过:电影中的故事,首先要讲清楚的便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父子,兄弟,母女,归结到底都是“家庭”两个字。以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浅蓝深蓝》中出现过的儿子与妈妈、《老大别怕》中的二胎话题、还是这一次《父子雄兵》描述的中国式父子关系,主题都算是一脉相承。 《父子雄兵》反映了袁卫东在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之后,在当下对于父子关系的理解:“小时候对父亲是崇拜,到了青春期就开始有叛逆对抗,然后等我们成熟了之后又在缓和,直到更深层的理解。”电影中,范伟饰演的典型中国父亲形象,与大鹏饰演的“小人物”式的儿子,最终完成了两代人之间的对话与和解,“我们成长过程中对爸爸的态度,其实也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的态度。”袁卫东这样理解自己的故事。 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父子雄兵》进行了两场点映,之后袁卫东还陪伴自己作品到全国各地进行路演。在与观众的互动当中,他收获的是积极的反馈。“电影的题材和风格可以不一样,重要的是都要跟观众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让观众感受到电影所传达的价值、情感。” 袁卫东非常确定,《父子雄兵》之后,自己依然会延续这样的创作理念。目前,有几部家庭喜剧作品正在他的筹备当中。正如《浅蓝深蓝》的小朋友所讲过的道理“好朋友都是平等的”一样,袁卫东希望作为导演的与观众也有相同的关系:“我觉得电影创作中,观众和导演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大家是在一个非常共存的空间里去对话,去感受,然后我们可能会从这里再放大,让我们感受整个世界,感受我们自己是谁。” 合家欢喜剧的金三角 问:《父子雄兵》点映过程中,吸引了很多家庭观众来观影。对合家欢喜剧,导演的理解是什么? 袁卫东:合家欢影片有个金三角,三个顶点分别是:爱、欢乐、正向价值观。爱是电影和观众情感上的链接;欢乐是电影和观众情绪上的链接;价值观是和观众内心深处产生的共振和认同。 问:在《父子雄兵》里,怎么处理父子关系? 袁卫东:在剧情中,大鹏扮演的儿子一直在坑爹,在处理儿子坑爹的时候,我们一直会有一个原则和底线,为什么坑爹? 因为爱。一切错事和囧事,都因为想赢得爸爸对他的认可和尊重。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是他第一个男神,第一个偶像,第一个英雄。那么当孩子长大,想要征服世界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征服的,就是父亲。他想赢得的来自父亲的肯定,那代表这个世界对他的肯定。在处理喜剧点和剧情点上,我们不会忘记这个初衷。 父子应该是最亲密的人,但他们之间需要一个沟通。希望《父子雄兵》能成为一个沟通的途径。上影节万达之夜,我说《父子雄兵》是写给爸爸的一封情书,大家很喜欢这句话。因为我们真的需要一封情书,表达很多年没有对老爸说过的爱。 问:《父子雄兵》里讲的基本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不知道您创作时是不是与自己生活经历有关系? 袁卫东:范老师和大鹏的父子关系,其实是我们大多数中国父子的投影,很多观众看完后说,想起了自己和父亲的感情。中国的父亲们情感都比较内敛,他们爱孩子,但是不太善于表达。大家也会就给父母有一个标签,叫严父慈母、那么父亲可能有的时候也会这样子去要求自己。 我觉得孩子对爸爸的情感是有几个阶段的,我自己也是一样:小时候是崇拜,到了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就开始有对抗了,然后再等我们长大之后成熟了之后就又在缓和,因为儿子开始逐渐要扮演一个男人了,等他结婚之后他就要扮演父亲了,这个时候他开始对父爱有一种理解。我觉得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对爸爸的态度,其实也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爸爸,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怎么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问:如果现在来定义您和您的父亲的话,关系是什么样? 袁卫东:互相理解了,现在。我的现实情况是,我很早离开家,现在他跟我住在一起,他现在是一个小孩,我是一个家长,我会去关心他。但实际上还是他们照顾我多,我每次做电影的时候到后期的时候,我父母就搬过来了。因为后期的时候就是经常熬夜,他们搬过来会帮我做饭。虽然现在年纪很大了,但是我也愿意让他们做一些事情,年纪大的人,他其实需要有些事情做和一些价值、存在感,他们为你们做的事情他们觉得很满足。所以我就跟我父母说,我从拍第一个电影他们就是这样子来帮我,以这种方式来参与我的电影,他们也都是资深电影人了,十几年了嘛。 问:这个片子要在暑期上映,暑期档片子挺多的,您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样的期待,有没有临近上映很有压力的感觉? 袁卫东:去年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结婚典礼,有个瞬间我非常非常感动,就是爸爸牵着女儿的手,把她交给新郎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哭的稀里哗啦。那种感觉你知道吗,已经就完全不能自控的感觉? 其实我觉得做电影大概也是这样子,我们每做一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到后期,都会竭尽全力的把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声效、每一个动作去完成到让观众在观赏的时候能够接到更准确的信息,竭尽可能地为电影做一切事。但是真的当电影上映的时候——我已经经过太多的这个过程,电影真的好像就跟你没有关系了,你必须得放手了。接下来还有一大段路要走,但你能做的已经很少。现在我能做到的就是陪她再走一段,陪她路演,陪她见观众。 我2006年做第一部片子《浅蓝深蓝》,那个时候其实还没有这么多的路演,全中国只有三千块银幕,但我们也是尽可能地陪这个片子,一起走到很多城市。那个时候因为是胶片,我们更加没有可能再去改动一点点,电影就像一个小孩已经长大一样,我们只能就这样看着她。 问:您对于接下来的创作有什么样的想法,还会拍家庭题材的作品吗? 袁卫东:对,我正在筹备几个家庭题材的喜剧,我着迷于家庭中的关系:父子、母子、夫妻、兄弟,这也是每个人感受最深的情感关系。我希望在以后的作品中继续反映这些,继续做到“爱、欢乐、正向价值观”。 问:有一些导演会觉得我拍的就是那种比较内心表达的东西,或者说,我已经聚焦到某一个独特的领域,那我就不太愿意说自己是大众化“商业”导演,看来您还是比较接受商业化创作这一点是吗? 袁卫东:我非常地接受。电影的题材和风格可以不一样,重要的是都要跟观众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让观众感受到电影所传达的价值、情感。 电影有太多种的类型和传达,创作者可以选择。但是对于我来讲,如果我的故事、我的电影不能跟观众有心灵碰撞,不能走进去他们内心,或者说它不能走出去的话,我会觉得很遗憾。 其实《浅蓝深蓝》从开始就是一个商业片,虽然是个儿童电影,但当时请来了20多位明星加盟,他们都是好朋友来公益帮忙,加持这个电影。因为有这么强大的阵容,《浅蓝深蓝》是首部中国儿童贺岁电影,在院线其实待了将近一个月。只是当时屏幕太少了,那时国产电影的整体力量也不如现在,我们跟《金刚》碰在一起,被挤压的比较厉害。 其实我觉得它是被低估和忽视的一个电影,一直到现在,基本上每年电影频道在六一儿童节或暑假期间都会放。今年“六一”的时候我又做了一次院线放映,从孩子们的反映来看,它仍然是适合孩子的,它有很契合孩子内心的情感。 刚才说到商业,那个时候我们一直在探讨商业的东西,我觉得不是因为商业了,就肤浅了。商业仅仅是一个传输的渠道,在优秀的商业类型片里面,我们看到它很商业但是仍然也讲了非常杰出的思想,有非常伟大的画面,非常感人和打动我们的剧情。我觉得这是一个我努力的方向。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要跟你的观众、跟你的读者、跟你的听众对话的。我希望全心投入,去做一部跟别人对话的作品。电影就是给观众看的。 当然,另外一个角度我觉得其实也不是讨好,不是说教,这两种也不是我愿意在电影里去做的事。 现在很多的电影,尤其是喜剧电影似乎在努力做这个,其实是错的。你真正跟观众交流的方式不是讨好,不是献媚,或者也不是强权,都不是,真正的是你是否走到他的内心里头。 《浅蓝深蓝》当时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一个段子,小朋友说,好朋友之间是平等的。我觉得电影创作中,观众和导演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大家是在一个非常共存的空间里去对话,去感受,然后我们可能会从这里再放大,让我们感受整个世界,感受我们自己是谁。 和范伟有处女座的默契 大鹏演喜剧很天才 问:很多看了全片的观众都对范伟老师印象深刻。我想知道你选范伟演这个父亲,是因为他和你心中的父亲形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还是说只是因为他是一个擅长演喜剧,演技很好的演员? 袁卫东:其实我们就是看着范伟老师的喜剧(长大)。在春晚他演了很多很多的小品,我觉得范伟老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爸爸,一看就是一个中国爸爸的形象。我们想到范伟老师的时候,当时已经基本确定(儿子)让大鹏来演,然后大家就一直在探讨,是不是范伟(来演爸爸)。我其实在至少两三年前,写剧本讨论的时候,就是决定请范伟老师来演,后来那个项目推迟了,没有达成这个合作,所以这一次特别高兴能够合作。 范伟的喜剧我觉得是独树一帜的。他在舞台上,在小品里似乎是一种夸张的,但是他在电影里边,他的戏又极具写实和生活。就像他这一次在这几个空间里跨越和反转,分寸掌握的非常非常地好。他会非常细腻的来去诠释他的人物,我在拍戏过程中就会感觉到,而且他真的是老派的演员,那种游刃有余完全是从经验中(出来)。 问:范伟来说很擅长喜剧,大鹏这次又作为监制,你们三个人会不会有意见上的碰撞,一般会怎么处理? 袁卫东:创作一定是有各种的想法,他们两个的喜剧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范老师是多年的经验和人生阅历滚打出来的,那么大鹏虽然年龄轻一点,但他的人生经历在。两个人都是很有天赋的演员。 他们是有天赋的,他们会把生活中吸收到的给养转换过来,加入创作。这个戏的创作就是我们如何要让两个看似风格不一样的表演方式融合在一起,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是要使两个演员变成一对父子,这个我觉得是核心。其实表演本身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去想“他们的人物是谁”,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这两个成熟的演员来讲不是问题。把这个东西弄清楚了之后两个人就糅合在一起了其实回到戏剧本身也好,电影本身也好,故事本身也好,是去演人物,是去刻画人物,所以在这个方面其实没有冲突。 问:针对这部电影的动作戏,有没有进行什么样特殊的设计? 袁卫东:我觉得这个电影的动作在设计上比较特殊的。动作在这部戏剧片里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又不能叫它是动作片,因为动作片是要靠动作本身要去吸引观众,但实际上在真正的好的动作片除了动作本身的形式感和美感之外,其实动作完全是为剧情服务的,那么才会有意义,不能说我们打一段很漂亮的东西,跟这剧情没有关系,那么其实这次我们的所有的动作的设计,也是为了剧情,只有在极少数的个别的镜头里头会用一些特别的表现的方式来去处理,更多的是在一种写实状态下,完全为了剧情来去服务。这里边的动作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你看到是很朴素(的动作设计),你不会因为它的跳戏,我觉得这个就是成功,也是我们设计之初的想法。 问:最终为何会改了《父子雄兵》这个名字? 袁卫东:其实我特别喜欢“雄兵”这个名字,因为父亲本身叫范英雄,儿子叫范小兵,直接就在这个名字里就隐喻了他们俩的这个关系,我觉得有的时候越直接越简单的名字,越能够让我们接受到一个信息。在简单来说,我也希望我们中国的爸爸是个英雄,这个英雄对于孩子而言很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真的需要这样的英雄,这样的榜样。无论是孩子经过哪一个阶段,但最终这个父亲都是在孩子的印象中他是一个英雄,那么这样子的话,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刚才前面我们说的那个话题,就对我们成长是有巨大的帮助,而且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大概是这样,所以我喜欢《父子雄兵》。 问:电影中的二次元、三次元是如何处理的? 袁卫东:其实你再翻回看到我别的电影,从《浅蓝深蓝》开始,里边都有很多二次元的东西,但那个时候我们不叫二次元,或者是我也不会去把它归类。假如说游戏、动画这些都是二次元的话,那么其实这个二次元就是进入到他们的两个人的故事当中,范英雄和范小兵在实体的故事就是三次元,他们所完成的二次元游戏这已经是一种融合了。我并不在意所谓的形式上的二次元的转换,其实这种形式上的做法在我前面的电影都做过很多的,在《浅蓝深蓝》里头,我觉得我们的二次元表现得更加极致,比如一个人突然就变成了一个动物。那是2006年,但是我们给观众放映的时候完全没有障碍。无论我们从概念中的这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它是否在情感和剧情上和观众的感受连通了(这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