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两位中学生到主持人董卿都“走红”,这档节目背后是让人无法抗拒的中国美 中国新闻来源: 2017年02月09日 00:48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最近,你有没有被《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16岁的复旦附中才女武亦姝刷屏?其实,《中国诗词大会》最初是一档并不特别被看好的综艺节目,但现在,从才女选手到男神嘉宾,甚至主持人董卿,都成为了“热点”。 高手如云 武亦姝 在2月1日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这位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女生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攻擂成功并成为最新擂主。后来,虽然她惜败于新加坡女大学生李宜幸,但之前的表现已经足够惊艳。网友们纷纷被武亦姝在古诗词方面的才情所折服,更惊讶于00后的生活里不仅仅有动漫、游戏,也能和中国古典文学结下深厚情缘。 “诗词大会”的第一个环节里,武亦姝9道题都全部答对,战胜了百人团中308人,成为该节目第二季播出以来在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得主。据估计,武亦姝的诗词量可能超过2000首。 在“飞花令”环节中,武亦姝与对手围绕“月”字吟诗,她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后,被提醒这句诗重复了。 飞花令有时间限制,非常考验参与者的诗词积累和心态,上一场选手王婷婷落败,就是因为被提醒重复之后,脑袋瞬间空白。 同样的情况出现,没想到武亦姝不仅没慌,还迅速地微笑着接了一句新的…… 这诗词积累到底是达到了什么程度……连评委老师惊喜不已; 观众们更是被征服。 侯尤雯 13岁的上海文来中学初一女生侯尤雯,从没参加过奥数培训,此次被选拔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成为上海唯一一名初中生。她在3日举行的第六场百人团比赛中以119秒答对27题,获得第一名。 她也是本届诗词大会从百人团刷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 侯尤雯是一个精力充沛、才思敏捷的女生。她从1、2岁开始学识字,2岁多学习唐诗三百首,妈妈说她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别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学奥数、上英语和作文培训班,为了“小升初”参加各类竞赛争取多拿证书,但侯尤雯的父母一直坚持,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个人兴趣。“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哪怕学奥数,心里也会有抵触。” 不同于传统印象,喜欢古诗文的侯尤雯性格活泼开朗。班主任茅琳琳说,她参与的各项活动非常广泛,除了担任班长,还是校园辩论社成员,热衷校园戏剧节剧目编排、带领小伙伴一起排练,主动报名女子800米长跑,从不轻易服输。 叶飞 13岁的初一学生叶飞,擅长用文言文写作,小小年纪就有不俗的诗词积累。 陈更 北大博士生陈更,工科出身,却满腹文才,连续好几场都是擂主,诵读诗词时,总是展现着自信的笑容。 蒙曼 评委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副教授,学识渊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她信手拈来。 在讲解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时,她说,这是毛主席引用了李贺的诗。 毛主席十分欣赏李贺的诗,李贺英年早逝,只有240多首诗流传下来,其中被毛主席点评过的,就有80首。 词里面,毛泽东最喜欢的则是辛弃疾。 因为辛弃疾是一个真正上马杀贼、下马草檄的儒将;而毛主席的诗,有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他对辛词有着特殊的感情。 康震 评委康震是北师大教授,在谈到“追星”时,他说:“每一个时代,人们都喜欢美好的事物,我们这个时代也一样,大家都希望自己追的星,既有姣好的面容,也有美好的内心。” 此言一出,立刻受到了追星族们的热捧…… 康震老师成了许多人的新男神,他在讲解诗词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讲到毛泽东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时,康老师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我时常在想,这样的诗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这么雍容、大度。 虽然写的只是一朵梅花,却堪称“王者之梅”。 他赞叹白居易的艺术创造力,白居易四十五岁的时候做江州司马,地位不低,却因为一首《琵琶行》,对一个歌女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样的一种心态和认同,是非常伟大的。” 真正让康老师成为“男神”的,是他还自带萌点。 讲到辛弃疾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时,他说,辛弃疾的心情,就像歌里唱的“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怀才不遇。 康震老师,您也听《悟空》吗? 他不仅听《悟空》,还看《盗墓笔记》呢…… 董卿 节目中让人惊喜的,还有主持人董卿。 她的文学修养和临场应变能力令人赞叹,说到“天若有情天亦老”,她随口就说出了几句古代文人雅士对出的下联。 第六期时,一位孩童清脆地唱着《春夜喜雨》,父亲轻轻地和着,董卿被这一幕感动,眼里闪着泪花,随口念出了叶赛宁的《我记得》。 “当时的我是何等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 网友感叹被董卿瞬间圈粉:真是气质美如兰,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散发着魅力。 选手王若西夸赞董卿道:“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 原来赞美别人还可以这样,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而身经百战的董卿居然……脸红了……好萌! 从百人团到选手,从嘉宾到主持人,所有人都深刻地展现出了什么叫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词之美 而让《中国诗词大会》备受推崇的,不仅仅是这些“行走的诗词库”,还有整个节目所展现出来的中国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作为春节期间播出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拯救了无数玩手机的低头族,被网友称为“诗词界的饕餮盛宴”。 央视在演播室内搭建起了绚丽的水舞台,让观众在波光粼粼中倾听诗意人生; 真正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配乐也是美到醉人,在各种宁静悠远的古风音乐中听评委老师讲解,真是身心都被滋润了。 “我今天试着在微信上跟随节目同步参与答题,成绩最好的一次显示击败了28万个对手,如果数据没错的话,估计在微信上答题的都有四五十万人吧”“同步答题一晚上,一题都没有中,不开心”网上网下,讨论不断……令人关注的是,不仅收视爆好,这一节目引发的对中华古诗词鉴赏记忆的参与度,也是空前高涨。 “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精粹,冷才是不正常的吧,”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大康看来,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精华,无论在何时,始终牵动着社会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热”一直存在,当有了合适的平台,在更大视野中迸发出来,是理所当然。 以3日第6 场进入擂主争霸赛的两位选手为例。“飞花令”环节,每场比赛设一个关键字,如“花””春““月”“风”等,由争霸者一对一场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如一个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个说”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一个接着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个则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来一往,几十个回合,谁略作迟疑未能接上口,就算败阵。这种如“飞花”的竞赛,以及点字成诗句、解字、解句、解篇等新颖题型,给参与者与观众带来竞技刺激的同时,更传递着浓浓诗趣。 比2000首古诗词更可贵的是什么 有在微信上热传的网文说,满腹诗书的武亦姝“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 这样的溢美当然有些夸张,但想来女孩对此也不会过多理会。因为其在节目中已经说过,自己耽读古诗词,纯粹是因为“喜欢”,尤其重要的一条理由是,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这种感觉”——在这面前,当不当“古典才女”,或者有没有“圈粉无数”,都是无所谓的。 据说武亦姝走红的一个连带效应是,“许多小朋友看完节目后,自发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不知这是真事还是段子,倒不妨相信它确有其事,并且祝福所有开始背古诗词的孩子,祝福他们不用为了应付考试而生生记住那些“必备100句”,也不用去跟别的孩子“比学赶帮超”,更不必去试图复制一个“武亦姝”——并不是每个高中生都有必要、都有能力去做一个“学霸”,并熟背2000首古诗的。但“学霸”之于古诗词的热爱,却大可以复制推广、影响久远。 祝福这些开始背古诗词的孩子,是因为一颗纯粹喜爱之心去接近经典、接近传统、拥抱中国文化中一切美好的东西。而对我们更多人即便没有背诗,也无妨借这个机会,去审视前人一路留下的思想宝藏,去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经典文本,去亲近一个相熟却也可能生疏的文化传统,去寻找这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 套用“网红学霸”的话,古诗词——以及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现代人给不了你”的那种东西,并且是无比丰富的那种东西——其可滋养性情,可借古谋今,可切击时弊,可成风化人。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不难猜想,国人很快将迎来一次全方位的“传统文化热”。对社会而言,“文化热”无疑是令人期待的;对亟待保护传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举全国之力”更是一桩盛事。我们尤其盼望的是,这场众望所归的“传统文化热”,能真正通过合乎文化发展规律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完好、发扬光大;更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