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田宏):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日,记者跟随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的“巩固脱贫成果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媒体行,首站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 拥有百万人口的于都县,地处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局,于都县率先探索实施以县城工业园区和乡镇安置为主,中心村安置为辅的“三级梯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实现搬迁安置不跨县、不离乡、不出村。“十三五”期间,全县已建设了27个集中安置点,完成了6508人易地扶贫搬迁。 “这样的模式有效地兼顾了群众意愿、城镇规划、企业用工、后续发展等各方面需要。”于都县副县长管宏介绍道,“我们把后续扶持措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确保每个集中安置点、每户贫困户至少都有一种后续扶贫脱贫措施,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搬迁住得稳,就业有新路 易地扶贫搬迁之后如何能让搬迁户住得稳定,就业是后续帮扶的关键,是解决后顾之忧的关键举措。 48岁的杨流生正在忙碌地赶工一批新订单。5年前,曾因残致贫的他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家5口人搬到了于都县贡江镇思源社区,因为有制衣的工作经验,他就在楼下的车库开办了自己的“加工厂”。 杨流生的老家仓前村是贡江镇最偏远的山村之一。“以前到县城打工骑摩托都要一个多小时,现在上下楼只需两三分钟,工作很方便。”他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老家土坯房的老照片,谈起了点滴的新变化,“搬到这里后,社区干部帮我们联系服装加工订单,现在,靠缝制加工衣裙,就在家门口我们夫妻每月也能挣六千多元,还能照顾70多岁的老母亲,日子更好过了。”在深圳务工的儿子从事物联网工作,也准备回来开个网店,帮父母打开服装销路。 “对于有一技之长的搬迁群众,从资源、交通、水利和简化办证手续等各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于都扶贫办主任袁勇锋介绍。 思源社区作为搬迁安置示范点在其服务中心为搬迁户建立电子台账,动态掌握安置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帮扶像杨流生一样自主创业的搬迁户就有24人。根据居民不同的技能、文化水平,社区干部会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等服务,解决好他们“进城就业”难题。 走入搬迁户康兰香家里,电视墙柜上醒目地摆放着“‘赣南新妇女运动’之‘清洁家庭’示范户”奖状。2017年5月搬迁入住的康兰香独自带三个小孩,公婆和丈夫都在福建务工。为了能方便照顾孩子,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她已经在九章路幼儿园做保育员工作两年多了,她的小儿子也在这里就学。这份工作还让她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加强就业扶持,于都县多措并举带动搬迁户充分就业,对有外出务工意向人员,实现点对点劳务对接输送;对在本地就业的人员,围绕园区企业等就业需求,进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上岗;对有困难的特殊群体,像康兰香一样的留守妇女,采取以工代赈、扶贫车间就业和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提供兜底就业帮扶,确保其有稳定收入来源。 搬出穷窝窝,产业要先行 因地制宜,产业先行。搬迁不是简单地为了建房而搬迁,而是既要给搬迁户选好“新居”位置,还要选准产业,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以前在县城打工,收入两三千元,还要花420元租房,现在家门口就业,收入多也稳定。”从元峰村搬入岭背镇桂林坑易地扶贫安置点的华长丰在这里已经生活3年多了,去年8月份,经过岗前培训,她在中心镇的扶贫工厂工作,一天能加工耳机包包边1000多个,月均收入能有3000多元。 岭背镇桂林坑易地扶贫安置点临近省道,交通便捷。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安置点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扶贫车间,先后引入了3家扶贫企业,实现了1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让搬迁群众切实增加了务工收入。 让上了年纪的高龄劳动力也能有事做。64岁的搬迁户谢春秀正在丝瓜大棚里忙着剪枝、除草,小孙子围在她身边玩耍,白天有时间就到这里务工,一天能挣70多元,晚上回家还可以带扶贫工厂里的耳机包回去剪线头。“搬来以前在家没有收入,现在零零散散的打工也能有一两千的收入,都是政策好啊!”在于都,规模蔬菜基地有300亩以上,以蔬菜产业为后扶基地,已有20000余户居民通过劳动就业、土地流转、承包大棚等方式增收。 在安置区周边优先布局产业发展项目,于都县多措并举,建设“卫星工厂”、扶贫车间、产业基地等,围绕工业园等企业就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和储备式免费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增强安置对象就业技能,拓宽增收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融入新生活,治理暖人心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社会系统重建工程,不能只解决住房和收入问题,还需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衔接配套,引导搬迁户融入到县城或圩镇的生活中。 谈起在九章路上小学的孙子,55岁的袁文生感触很深:“在老家,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去上学,现在20多分钟就到校了。”搬迁前,袁文生一家人住在50多公里外的土坯房里,靠种水稻等为生,生活用水都要去地里挑,儿子外出打工,妻子几年前得了宫颈癌花费十多万元。在贡江镇思源社区帮扶干部摸排了解情况后,袁文生被安排在小区的幼儿园里做保安,月收入1200元,妻子在小区门口的医院就医拿药,医保就可报销90%。 从广东返乡回来定居的熊观福对搬迁后的生活充满干劲,一家6口人住在122平方米的电梯房,两个孩子就近入学,一年下来全家还能收入10多万元。“老人在这里生活得也很好,社区组织有免费理发,小朋友们还在端午节一起包粽子,生活质量提高了。” 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浙佳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两年,看到居民们的变化是由内而外的。“以前小孩子刚从乡下出来会胆小,非常害怕陌生人,现在他们都开朗了不少,笑容更多了,也会主动打招呼亲切喊‘阿姨’。” 住房、就业、教育、医疗都有了保障,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这让搬迁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踏实感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