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是小学德育最重要的载体。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小学德育课程的变迁,总结德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有助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德育课程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前—— 没有统一的德育课程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指出小学教育要“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其中德育目的是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内容主要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3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工作的指示》,小学德育开始强调日常行为规范教育。1955年颁布的首个《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总的来看,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小学德育重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比较符合儿童的特点。但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要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同年9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此,德育课程由注重品德教育开始转向政治教育,江苏、浙江等地率先在小学设置政治课,而后逐步扩大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同时,教育部要求小学每周增设一节班会,用于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小学德育政治化倾向由此开始。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遭到破坏,学校德育完全被政治化。 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 从政治课到思想品德课 改革开放前,小学德育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每周2课时,主要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统一设置的政治课没有改变小学德育的政治化倾向,但小学政治课到1981年就废止了,因此,它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但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设立政治课,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对于德育走上正轨具有重要的制度化意义。 1979年4月22日至5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会后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批评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指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讲求实效”。这对纠正小学政治课的政治化和成人化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1981年3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在《关于修订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说明》中,特别指出:“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效果不好。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从1978年的小学政治课到1981年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这一重要变化,有力地纠正了小学德育政治化和成人化的倾向,使小学德育转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1982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围绕这一目的,思想品德课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向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并力求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是新中国第一次系统化、科学化地构建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体系。之后,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形势的需要,先后又颁布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1986)、《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1992)。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不断修订,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更加具有道德启蒙性和生活性。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指出要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落实这一意见,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这是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并且把小学和初中的德育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确定教学目标要求,规划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完成小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整体衔接的任务。 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1997年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标,在内容上更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突出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在形式上更强调教学的层次性、阶段性、连续性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21世纪新课程改革—— 分段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当前学生思想品德特点,修订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根据这一意见,教育部对1997年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行了必要的修订,2001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但随着2001年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思想品德课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了新的课程标准。2001年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只起到了过渡作用。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提出“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200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从思想品德课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个课程标准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设计思路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变化后的课程名称更加强调活动性、综合性,更适合低段和中高段小学生的特点。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幼儿园课程相衔接,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根据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轴线设计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构成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六大模块。2011年国家又颁布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更加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要求。这个阶段,教材管理实行“一纲多本”,由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多套教材同时选择使用。 迈入新时代—— 使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 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贯彻这一《决定》,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适时、相应修订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完成该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在六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设置法治专册课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一方面依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另一方面立足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道德与法治》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实行“一纲一本”,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全国统用。自2017年开始,统编教材在一年级和七年级使用,2018年在二年级和八年级使用,2019年秋季实现各年级全覆盖。2019年1月,教育部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修订,《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目前正在制定中。 面向未来,整体构建适合儿童的大德育课程 新中国成立70年,小学德育课程从无到有,从政治课到思想品德课,从思想品德课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再到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不变的是德育课程的初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变化的是德育的内容及其组织形式,如从单一的政治教育到注重品德教育再到德法兼修,从政治教条灌输到建构儿童的道德生活,从满足社会的要求到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共同需要,从“一纲多本”、选择使用到“一纲一本”、统编统审统用,等等。 展望新时代,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应做到四点:第一,把小学德育课程置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整体框架之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设计小学德育课程。第二,以儿童为中心,构建儿童的道德生活,包括儿童与自己、他人、社会、国家、世界的交往生活,超越个体,实现个体与社会的融合。第三,构建“大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德育课不只是政治课,也不只是思想品德课,而是包含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的“大德育”。德育内容既有稳定的一面,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第四,彰显德育课程的国家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