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网

当前位置: 新闻热线网 > 科技 > 文章页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883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4-06-12 21:45来源: 作者:新闻热线网 点击: 36 次
粤科函农字〔2021〕785号黄显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第20210883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农业农村厅意见,现答复如下:  提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的3条具体建议,对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调动我省农业科研人员

粤科函农字〔2021〕785号

黄显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第20210883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农业农村厅意见,现答复如下:

  提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的3条具体建议,对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调动我省农业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激发农业科技服务动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两部法规对科技成果转化从法律层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19〕1号)就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从构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接续支持机制、科技成果自主作价投资、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系列重大改革创新措施。省科技厅和省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研发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

  2018年以来,省科技厅先后组织实施“现代种业”、“精准农业”、“智能农机装备”、“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等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省财政累计投入超过6亿元,支持加强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力量,研发突破一批农业种业、农业生物制造、现代食品制造、农业智能生产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农村垃圾处理等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突出问题。截至2021年5月,参与上述研发计划的研究人员总数2590人,研制新品种160多种;申请有关发明专利980多件,授权专利234件;发表有关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论文770余篇。通过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研发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如通过“现代种业”专项实施,培育了一大批国内乃至国际先进的种业创新团队,构建了广州优质稻育种、深圳现代生物育种、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亚热带作物种业创新中心、广州国际种业中心等重大种业创新平台,种业基础研发与原始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全省优质稻、超级稻、鲜食玉米、花生、花卉、特色蔬菜等作物育种能力位居国内先进水平,生物育种、航天育种和植物克隆繁殖技术国内领先;瘦肉型生猪、黄羽肉鸡、对虾、罗非鱼等育种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国内领先。

  二、培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人才支撑

  经过省农业农村厅三轮组织建设,目前全省创新团队数量由首轮的5个扩展到现在的51个,人数由99人发展到639人,支持经费由2000万元逐步增加到2020年的5390万元,累计支持经费达到30540万元。创新团队包括水稻、玉米、水稻等29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以及现代种业、农业农村大数据、精准农业等22个现代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51个创新团队共有51位首席专家、442名岗位/专题专家和146名示范基地站长。截至2020年底,51个创新团队研发出新品种/新品系、新技术、新机具、新产品、新工艺等共1007项,申请专利971件、获得专利469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8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93项,在SCI、EI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933篇,出版著作101部,显著提升了我省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如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第一个完成对冬瓜的全基因组精确测序,对冬瓜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口蹄疫防控上发现了FMD母源抗体干扰的量化规律,确立了科学制定首免日龄原理和方法,解决了困扰国内外几十年来免疫程序不正确造成的免疫失败问题;“三控”施肥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低碳技术目录,在华南、西南和长江流域等10多个省(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品种改良、优化原料蔗生产系统等,实现了原料蔗入榨总量和产糖率的同步增长,使湛江地区产糖率提到1个百分点,工农产值增收约3.5亿元;率先完成墨兰全基因组测序,结合转录组测序挖掘开花调控功能基因,进行花期连锁功能标记开发与应用,选育丰花型墨兰早花品系‘四季红墨兰’可在夏秋和冬季连续开花;建立稳定高效的国兰原生质体转化体系,转化效率达80%,为完善兰科植物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奠定坚实基础;筛选出水稻—梭鱼草、水稻—美人蕉等间作模式,能够降低稻田土壤重金属活性,对美丽乡村建设、解决重金属污染有重要应用前景。

  三、深入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入乡转化

  近年来,省科技厅通过“大专项+任务清单”、组织农村科技特派员寒暑期大下乡等方式,大力推动农业科技特派员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广阔的农村,把科研创新转化为实践的成果,把科研论文书写在岭南大地上。截至2020年底,省科技厅通过“大专项+任务清单”,先后组织4批次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重点派驻任务,发动省内77家单位,选派878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近2106人次深入农村基层精准对接,安排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906个,围绕当地产业和科技需求开展服务和创业,有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2019年、2020年的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活动共组织全省60家单位,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5276人次,为1823个省定贫困村、895家农业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帮扶服务,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讲座1009场,培训农民、基层农技人员等23232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36816份,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技术591项,推广农业新品种270个。2020年农村科技特派员“寒假大下乡”活动期间,全省约有33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近113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奔赴省内11个地市的贫困村,通过多形式开展科技帮扶,共培训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约200人余次、发放宣传图册60本,对接企业和农业示范基地20余个,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1100多个,汇编实用科技成果1000余条,接受基层科技服务的企业有7785个,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2190个,推广先进农业和农村适用技术4610项,使一大批农业新品种、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四、推广一批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成果转化应用

  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省农业农村厅于2019年11月印发《关于做好广东省2019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成效调查及202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荐工作的通知》,布置了202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荐工作,明确了推荐范围及推荐要求等。经过网上推荐申报、形式初审、示范成效调查、网络评审、会议评审、最终评审与对外公示等程序,遴选并发布了2020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49个、主推技术50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能促进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在提质增产、亩均效益、带动农户、增效增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把当前最好的品种和最佳的技术推送给广大农民,发挥增产增收的效能。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将在您建议意见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多元化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支持政策,优化“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将存量和新增资金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倾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广实行科技创新券制度,推动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向高校、科研院所购买农业科技成果。建立健全评估、抵押、登记、处置等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担保、保险等服务,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继续组织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涉农重大、重点专项,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形成系列化、标准化、高质量的农业技术成果包,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供给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农业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实施多层次多学科跨部门科技项目集成,编制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目录,采用定向组织、并行支持等方式,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种源“卡脖子”技术及农业资源保护、农产品加工、智能农机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是持续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入乡转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2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突出为民目标、科技属性、特派特色,建立健全符合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和特点的省市县三级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对接省内行政村、农业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科技支撑作用,构建从产前、产中技术指导,向产后科学营销延伸的全产业链科技助农体系,积极为乡镇产业发展、科技水平提升、瓶颈问题解决提供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入乡转化。

  四是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动能。贯彻落实《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19〕1号),进一步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考核机制,将服务“三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成效作为学科评估、人才评价等各类评估评价和项目资助的重要依据;推广“科技小院”“院地合作基地”“校地产业技术研究院”“牛哥驿站”等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服务模式;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组建一支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及国有林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五是加强农技推广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建立“1+51+100+10000”农业科创推广服务体系:创建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对接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农业产业园等布局100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培育10000名乡土专家,精准服务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聚焦公益性服务主责,进一步改善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条件,保障必需的试验示范条件和技术服务设备设施,确保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加强绿色增产、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领域成果示范推广,提升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防范应对重大疫情、农业灾害等能力。

  专此函复,诚挚感谢您对省科技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22 10:12 最后登录:2024-12-22 10: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