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为何物?是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某所6室研制的一种伪装材料的“昵称”。10多年来,这个研究室围绕“变色龙”攻坚克难,使这一材料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由此,这个研究室也硕果累累:该项目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其它奖项数十项。 然而,从“变色龙”这个材料的“孕育”,一直到它成功“分娩”,关于它的话题和争议一直不断。最近,该院党委在学习十七大报告关于自主创新的论述时,把“变色龙”抬上“手术台”,对其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解剖。 科研是围着钱转还是围绕战斗力转? 今年6月,这个研究室研制的“变色龙”系列伪装器材装备部队。然而,由于这套器材研制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事后一算账,“倒贴”了不少。 “如今还有这样的研究,干了活还倒贴钱!”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室主任王向伟。 “科研到底是为赚钱还是为战斗力建设服务?”政委张振江认为,尽管这个项目是桩“赔本买卖”,但它带来了巨大的军事效益:解决了多项伪装专业的重大“瓶颈”问题,其中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不是“亏”了,而是“赚”了! 他们组织科研人员学习十七大报告关于“自主创新”和“科技强军”的重要论述。科研人员越学心里越亮堂,越学心里越有底。党委也抓住这一问题,在全院开展了“树立正确科研观”教育,着力校正科技人员科研价值取向;出台了关于加强科研作风建设的文件。为解决一些科研单位“倒贴”的问题,装备研究院建立了“应急性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技术项目资金保障机制”,为那些部队作战急需而经费尚未“到位”的科研项目预先提供资金支援。 一份立项报告为啥五次“返工”? 2003年底,该室工程师杜新渝提出“变色龙”材料研制方案,在向上级递交立项报告后不久,她发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 杜新渝主动把立项报告要了回来,进行第一次“返工”。她先后到10多家厂家调研,尝试了上百种方案后,终于寻找到了破“壁”之策。于是,再一次呈报了立项报告。 不久,她在一次到地方科研单位调研时了解到,这一技术与某项刚刚“诞生”的新工艺“嫁接”后,能满足更高的“战标”要求。于是,杜新渝又对立项报告进行“返工”……前前后后,这个立项报告“返工”了5次。 院长慈林林认为:5次“返工”体现出科研人员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如果当初急功近利,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成果。 结合学习十七大精神,院党委反躬自省:我们平时强调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比较多,从而出现了以“科研奖项论英雄”的现象。他们重新修订了科研干部考评机制,把科研成果的作战应用效果作为检验科研绩效的一道“硬杠杠”。出台了《推荐国家和军队科学技术奖励实施办法》等规定,使科研课题立项、招标、报奖进一步规范化、透明化。 失败300多次的试验该不该继续做下去? 博士工程师吕永胜承担“变色龙”材料的一个项目试验,他反复进行了多次试验,均告失败。历经3年,在第357次试验时获得成功。 对于这个“傻子”,当时议论的人很多:“失败了300多次还搞,这不是浪费国家的钱财吗?” 讨论中,政治部主任于增泉讲了个“反例”:某研究室新来的一位博士,一次科研攻关失败后,单位领导逢会就批,结果,这位本来很有潜力的高学历人才被弄得几年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专心搞科研了。 对照十七大报告,大家自然扯起了“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这个话题。为什么有的科研干部缺乏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胆识呢?为什么有的科研干部有创新点子却不敢提出来呢?究其原因,是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院党委达成共识:科研本身是有风险的,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失败,一种失败是不努力、不作为引起的,而另一种失败,则是科研攻关中很难避免的一个途径。对前者,要坚决批评;对于后者,则要给予理解和支持。 为何只想“摘果”而不想“种树”? 去年5月,“变色龙”系列装备的研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然而,研究室党支部却做出一个决定:把担任某项目组长的工程师周洁送出去参加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 此举一出,大家都不理解。周洁是这个项目组的“主力队员”,把她抽出去岂不是影响项目的进程?结果,周洁学成归来,项目也如期完成。 结合此事,院党委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论述,反思人才工作中重使用轻培养、缺乏战略眼光的问题。 近日,他们出台一系列举措:为科研干部送学深造提供更为优惠的条件;每周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或学术交流会;与国防科大、二炮工程学院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协议;让年轻科研干部参与重大任务和重大课题;要求每位专家帮带1至2名年轻科技干部。获了大奖为啥还遭非议? “变色龙”系列科研项目捧回多项大奖。然而,有个别同志议论:“他们的获奖成果中,不少是与军地科研单位协作完成的,并不是他们的独创。” 讨论中,院党委认为:“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我们何不用‘质量效益’这把‘尺子’来量长短、辨得失呢?”大家一起算了笔账:与地方科研单位协作研发“变色龙一号”材料,我方只需5人完成顶层设计和核心技术攻关,其他40多人全部由地方科研人员承担,不仅节省了人力,研制周期也缩短了5年,95%试验室和试验设备免费借用地方科研协作单位的,仅此一项就省去近百万元。在协作攻关中,不乏业内的顶尖专家,使大家有了与高手“过招”的机会…… 用质量效益这把尺子一“卡”,大家形成这样的共识:那种靠单打独斗关起门来搞科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大协作”的观念。同时,要坚持“以我为主”,确保具备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和主导科学研究发展的能力。 最近,该院党委大胆“借梯登楼”,先后有13项关系到二炮战斗力生成的重大科研工程项目,依靠军地协作上马启动。 (夏洪青 王永孝 周明) 责编:喻清卿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