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网

当前位置: 新闻热线网 > 科技 > 文章页

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时间:2024-06-15 01:48来源: 作者:新闻热线网 点击: 31 次
段宗范教授(右一)在车间和团队成员沟通产品生产中的技术细节。张梅摄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陕西日报记者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记者在新闻演播室进行嘉宾访谈。贾舒摄  在“三项改革”各项政策的支持下

原标题: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段宗范教授(右一)在车间和团队成员沟通产品生产中的技术细节。张梅摄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陕西日报记者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记者在新闻演播室进行嘉宾访谈。贾舒摄

  在“三项改革”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西安理工大学多个科研团队不仅把矿泉水瓶、塑料袋等废弃物“变废为宝”,还把它们从实验室带到了广阔的市场——

  段宗范科研团队生产出用回收塑料做的吸油棉,3秒内可以完成油污的快速吸附。周星科研团队攻克了包装材料资源化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使得废弃塑料的降解效率达93%以上。他们均在秦创原总窗口创办了企业,实现了产品的量产。

  如今,陕西有很多像段宗范和周星这样的科研人员。他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胆干就行了!”

  在青年教师周星看来,自己正在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周星是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包装材料及其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长期从事绿色印刷包装及其资源化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成熟,周星希望能让研究成果真正走向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高校教师创办企业会不会被人说“不务正业”?如果转化失败了,存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场地哪里来?资金哪里来?……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种种问题,他曾经望而却步,甚至一度打算去别的城市寻找机会。

  “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是高校院所科研人员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普遍心态。破题的唯一方法是改革。

  2021年,以国家深化全面创新改革为契机,包括西安理工大学在内的陕西5所高校开展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工作。2022年3月,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陕西在全省推进省属综合类、理工类高等院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

  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是将职务科技成果从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退出进行单列管理,消除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人员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是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畅通人才发展通道;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研人员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以现金出资方式,入股科技型企业,为科研人员参与市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推进,各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周星也准备放手一搏。2022年3月,周星团队在秦创原总窗口创办了陕西星运博凯科技有限公司。

  从项目申报、评审,到办公场地的审批、项目路演,一年多来,周星见证了项目孵化的高效。“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胆干就行了!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周星表示。

  “路子通了,干劲也更足了!”

  “我是‘三项改革’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段宗范教授表示。

  在全省高校院所“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路演活动中,他带来的机械化连续油水分离关键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经展示,就得到多方关注。很快,他们就获得了春种基金100万元的投资。

  2021年8月,段宗范依托团队科研成果创办陕西鸿鑫耐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时,团队的4项专利申请权也从学校顺利转让至公司。然而,从样品到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段宗范和很多科研人员一样,要面对诸多不擅长的事务。

  政策“松绑”的同时,陕西聚焦“不敢转”“不会转”,力促“转成功”“转得好”,多措并举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通道,为成果转化加油加力。

  陕西建立了“1+N”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机制,分类举办全省高校院所专场路演、重点产业链系列路演、成果路演地市行等系列路演活动,推介“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为其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服务。截至目前,全省举办系列路演活动416场,推介发布项目5839项,累计融资超40亿元。

  省科技厅还设立了“三项改革”重点专项,支持一批通过改革举措实施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实现从无到有;助力一批通过“三项改革”已组建的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从小到大的发展。

  面对陌生的市场领域,段宗范团队享受到了多项政策扶持,并和西安理工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学校将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的智力支持。2023年7月,产品实现量产,达到200万平方米聚酯吸油棉的年产能,并在国内几十家加油站和水处理公司推广应用。

  “路子通了,干劲也更足了!”段宗范介绍,目前团队正在积极研制相关材料及装备,希望可以让产品在油品脱水、原油开采中的油水分离、紧急溢油事故油品回收等领域大显身手。

  “科技创新创业的春天来了!”

  “科技创新创业的春天来了!”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三项改革”推行以来,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各行业人才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极大激发,全省创业氛围空前浓厚、成效全面显现。据统计,2023年,全省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316.66亿元,同比增长102.68%。

  在“三项改革”的带动下,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不断深化,各院所高校因地制宜,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和尝试:西安交通大学与国家电网、华为等百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约167家战略合作平台,组建64个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已在陕就地转化成立203家科技型企业;陕西科技大学构建学院与地市合作的“一院一市”机制,形成全省地市重点产业全覆盖。

  一批转化的科技成果加速嵌入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新兴产业链群效应加速形成,不断为陕西重点产业赋能升级。“三项改革”开展以来,西北工业大学聚焦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孵化科创企业150余家、创业团队60余个,新增34家成果转化参股公司,7家企业成为产业链“链主”企业。在西安光机所等高校院所的辐射带动下,陕西光子产业聚集企业315家,形成光子制造、光子信息、光子传感、生物光子等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300亿元。在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等多方科研力量吸引下,陕西首个氢能测试平台、氢燃料电堆全自动化生产线相继建成投运,初步实现了氢能制、储、运、用的产业闭环,培育、聚集企业140余家。

  随着“细绳子”的解开,转化路径的畅通,由“新生灌木”和“参天大树”组成的“热带雨林”式科创体系呈现出勃勃生机:2023年1月至11月,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874家,同比增长37%;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7534家,同比增长31%;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5家、单项冠军企业35家、瞪羚企业322家。(张梅 张蓉 罗志远)


(责编:邹星、魏鑫)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22 17:12 最后登录:2024-12-22 17: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