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制的首颗新一代北斗卫星发射成功
2015-03-31
人民日报 科学传播局
【字体:大 中 小】
语音播报
3月30日21时52分,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的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此次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建设提供依据。用于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4次飞行。 此次发射还首次在运载火箭上增加了一级独立飞行器,即远征一号上面级。远征一号上面级被形象地称为“太空摆渡车”,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这是我国首次采用该项技术执行中高轨航天器发射任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据了解,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00年底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2012年底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智能驾考、救灾减灾、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诸多领域,已产生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是中科院与上海市于2003年9月共同投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赢利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微小卫星、皮纳卫星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实验。其前身是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电信等单位组成的中科院小卫星工程部。该中心从1999年开始自主开发研制我国首颗100公斤以下的微小卫星“创新一号”通信科学试验卫星,并于2003年11月2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接着又于2008年9月、2008年11月和2011年11月先后成功发射了SZ-7伴星、“创新一号”02星和“创新一号”03星,在国际国内竞争日益剧烈的微小卫星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人民日报记者 余建斌摄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 3月30日21时52分,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的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此次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建设提供依据。用于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4次飞行。 此次发射还首次在运载火箭上增加了一级独立飞行器,即远征一号上面级。远征一号上面级被形象地称为“太空摆渡车”,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这是我国首次采用该项技术执行中高轨航天器发射任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据了解,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00年底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2012年底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智能驾考、救灾减灾、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诸多领域,已产生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是中科院与上海市于2003年9月共同投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赢利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微小卫星、皮纳卫星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实验。其前身是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电信等单位组成的中科院小卫星工程部。该中心从1999年开始自主开发研制我国首颗100公斤以下的微小卫星“创新一号”通信科学试验卫星,并于2003年11月2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接着又于2008年9月、2008年11月和2011年11月先后成功发射了SZ-7伴星、“创新一号”02星和“创新一号”03星,在国际国内竞争日益剧烈的微小卫星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人民日报记者 余建斌摄
更多分享
责任编辑:任霄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