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熊猫基地看熊猫、宽窄巷子品尝茶烟和梅酒、杜甫草堂朗诵、篝火前翩翩起舞......9月4日至9月8日,来自40余个国家、上百名中外诗人汇聚成都,迎接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 五天的活动精彩纷呈:主题论坛、诗歌朗诵......诗人们深入成都的高校、小学和社区,以及城市规划馆、绿道、新津农业博览园与当地居民互动,让诗歌不仅存在于高高在上的庙堂,更飞入无数寻常百姓家。 明年将设立成都国际诗歌奖 此次诗歌盛会上,不少诗人首次来到成都。世界诗歌协调委员会会长、哥伦比亚诗人费尔南多·伦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成都是许多中国古代诗人的故乡,也曾生活着他喜爱的诗人杜甫。“全球诗人有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携起手来,促进交流,如今这个梦想变为现实。” 在宽窄巷子里,澎湃新闻记者遇到印度汉学家墨普德。他在16岁时,第一次尝试把李白、杜甫的诗歌译成孟加拉语,译有《鲁迅诗集》《艾青诗集》,还将毛泽东的诗作翻译并引至国外。“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深深影响了我的创作,我甚至还用中文作了几首唐诗。”墨普德说,他偏爱的中国诗人亦是杜甫,“他始终将百姓放在心中的第一位,诗歌之中存在高度的悲悯,也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席吉狄马加表示,诗歌作为人类最具有灵性的艺术形式,应承担起不同民族心灵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诗歌所发出的声音和力量,仍然代表着人类正义旗帜上的花朵、大地上吹过的自由的风、夜空里最明亮的星星、黎明时闪着光芒的露水。诗歌的存在和延续,是人类和这个地球上一切伟大的文明能通向明天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同时,他也透露,将从内容和质量上继续扩展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内容,明年将设立成都城市国际诗歌奖,每一届会给两位诗人颁奖,包括华语和非华语两类奖项。 诗歌周的“老朋友”和“新面孔” 在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不少诗人已是轻车熟路。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梁平参与了三次诗歌周的筹划,在他眼中,成都的历史和现在都与诗歌紧密相连,赋予城市诗意和灵性的气质。“来报名的中外诗人很多,我们对报名的诗人具有一定筛选力度,不得不婉拒一部分。” 在梁平眼中,此次成都国际诗歌节和之前最大不同在于规模扩大,诗人不仅局限在属于自己的圈子内,更把诗歌文化播撒到千家万户。“诗歌不应仅仅被局限在象牙塔之中,应该走到社会中去,被更多人领略和思考。” 《上海诗人》副主编孙思首次参加此活动,作为上海诗人的代表,她表达了对成都的由衷喜爱。“赵雷的一首《成都》,让我重新认识了成都这座城市。上海的气质和成都是截然不同的。成都让我感到回到童年时代,更青春洋溢,也有回家的感觉。” 成都的诗歌氛围浓厚,在全国亦是领先。孙思曾在《上海诗人》杂志上曾多次发表成都诗人的作品。“成都诗人笔触细腻,偏爱城市文化和山水风光主题的诗歌,我非常爱读。” 值得一提的是,98岁著名翻译家许渊冲首次出现在诗歌周的论坛上。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构建人类共同体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事,我来到成都,就是为了向世界传播中国诗歌,并分享我的经验。”当天,他完成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诗歌之旅,还重访了杜甫草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中国著名诗人李白、杜甫、苏轼都在四川生活过,所以在成都开这个会特别好!” 用诗歌塑造城市名片 成都国际诗歌周自2017年首次举办,今年已来到第三届。每届都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重要诗人齐聚成都,让诗歌成为成都市民的一种生活风尚。 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为主线,围绕 “一个需要消除壁垒的世界:用诗歌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展开交流和互动,继续将“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打造为成都城市文化名片。 “成都是中国诗坛的重镇。从历史上看,几乎每个朝代这里都活跃过重要诗人。”《我想和你虚度时光》作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成都诗人们以大胆的艺术探索,拓展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疆界。成都因此成为中国当代诗歌最重要的实验室之一。” “中国当代诗歌非常多元,整体上处在复杂的进化中,几乎所有的题材都在被写作,无人光顾的角落实在是太少了。但即使是这样,我们对整个时代的把握,对更广阔的现实的把握仍然只是刚刚开始,这不仅仅是需要诗人们的努力,还需要发表平台、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宽容和支持。”李元胜说。(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