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之《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学术思想 2023-07-26 15:29 发布于:广东省 进群领取真题 大连外国语大学 623685695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学术思想 01.孔孟之道 1.“儒”的发展 儒学: 所谓“儒”,最早是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如巫、史、祝、卜等。后来,这些人在社会变动中逐渐分化,流落到民间。有的为诸侯执掌礼仪,成为“君子儒”;有的则只能替人办理丧葬祭礼,成为“小人儒”。由于这些人熟悉“诗书礼乐”,待人“温文尔雅”,其学问和道德都高于常人。到孔子出现后,因其弟子众多,影响扩大,“儒”就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由孔子创立的学说被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到汉武帝时,儒家被推上独尊地位,指导中国社会生活达数千年。 2.孔子 (1).介绍: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后世有人贬称为“孔老二”,除中年一度做过鲁国的司寇和周游列国外,主要是授徒讲学,号称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他的一些见解和谈话,由弟子们记录和整理成《论语》。后世常把儒家学说称为“孔孟之道”或“孔孟之学”。 (2)主要思想: (一)中心思想:仁。仁为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 ①“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爱。 ②“仁”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爱人”就要“推己及人”,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自己想要的好处也给别人;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得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人。 ③一个具备了“仁”的人,必须“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必须“言忠信,行笃敬”。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④这样,一个人就具备了理想的人格。在这里,孔子表现出对人的平等相待和尊重以及对完善的道德人格的追求,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明确体现。 (二)政治思想 正名:政治思想。即按照一定的是非标准恢复纲纪,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立信:主张政府要获得人民的信任。“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主张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而不主张使用强权暴力。 天命:“天命”指天或上帝的命令,“天”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天”有时可以作为意志的能赏罚的人格神存在,也有自然意义,即不断运行的自然界;“命”是支配社会生命的盲目的异己力量。孔子尊天,但怀疑鬼神。他认为祭神,所以神存在,对鬼神的最好办法是“敬而远之”。 中庸:最高的道德。“中”是“执两用中”“中立不倚”。度量以取中,无过无不及。“庸”指“不易”。中庸与“和”有关系,容忍种种特殊成分,建立和谐秩序,和谐而不极端。(和而不同) (三)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另外还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奋忘食,乐以忘忧”,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人们“毋意(臆测)、毋必(武断)、毋固(固执)、毋我(自以为是)”,等等。 (四)伦理观念 孔子说,爱人要推己及人。也就是从爱自己,到爱父母兄弟、爱妻子朋友,再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即由小到大,由内及外。《大学》 中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五)局限性 思想的局限性:主张恢复周礼,看不起劳动人民,鄙视妇女等。 3.孟子(亚圣) (1)介绍:孟子,儒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传为孔子孙子子思门生,一生不曾做官,专以讲述为业。与弟子共同编有《孟子》。 (2)主要思想 (一)核心思想:“性善”和“良知”因为性善,所以人上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四端)。他认为一个人所以不能成为善人,是因为他不去培养和扩充自己的善端。为此,孟子注重主观精神的修养,提出要“养浩然之气”,以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 (二)补充:义:孟子在“仁学”理论方面所做的补充。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孔子“杀身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舍生取义”,使儒家所主张的道德观更加完备。 (三)政治思想:仁政:政治思想。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他认为治道有王道和霸道两种方式。王道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来实现;霸道则依靠暴力和强迫来实现。孟子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提出“仁政”的观念,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政”,并就实施“仁政”提出许多具体措施,把孔子的“内圣”之道推广到治国的方面,成为“外王”之道。 孟子提出了:“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荀子(儒学别宗) (1)介绍:荀子,儒家,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曾任齐“稷下学宫”的祭酒,后到楚国任兰陵令,据说也曾回过赵国,去过秦国。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其法治思想是从礼义出发,以人治为本,还是儒家的内核,故归入儒家为好。 (2)主要思想 (一)性恶说:和孔孟一样提倡“礼义”,但出发点不同。荀子强调“性恶”,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善”是人为的表现,而不是人的本性。因为人性恶,所以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助人为善。其方法一是“修身”,二是“师法”,即通过教化。 (二)政治思想 强化君权: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明于天人之分: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天道不能干预人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因而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人定胜天” 5.董仲舒 汉代的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糅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将天事与人事相比附,建立起一个“天人感应”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东汉王充著《论衡》85篇予以批驳。 6.王充 王充,字仲任,东汉人,少时曾游学洛阳,以班彪为师。无神论者,著有《论衡》85篇,疾虚妄,匡时俗,颇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①他否认“天”有任何意志,认为灾异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毫无关系; ②人死犹如火灭,不可能有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他承认感性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强调用事实来验证知识的可靠性; ③主张人性有善恶,认为人性可以改变;反对崇古非今,反对浮华虚伪之语,等等。他的这些思想在神学迷信流行的汉代,无疑是一付清醒剂,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不灭的光辉。 02.汉代经学 1.定义:经学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 2.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涉及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哲学、礼仪、教育、文化、艺术、史学、法律、宗教及民间习俗等。 3.研究对象:经学从研究“六经”开始,一直发展到“十三经”,并形成“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 “六经”一词,早在《庄子》一书中已出现,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些著作经过孔子删定,成为向弟子讲授的教材,所以又称“六艺”。 至汉武帝设太学时,《乐》经已失传,只立了“五经博士”。此时的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到汉代才用当时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因此称为“今文经”;用“古籀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被称为“古文经”。由于二者不但文字有差异,而且篇章、内容和解释、评价也不同,这就使研究者们各有所依,逐渐形成经学研究的两大学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 4.两大学派: ①今文学派:今文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认为孔子删订六经,是为了托古改制,是为万世立不易之法,尊孔子为经学之祖。他们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竭力为汉王朝的封建“大一统”寻找理论依据,因而受到西汉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被立为“官学”,西汉末年已开始衰落。 ②古文学派:古文学家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因而比较注重名物训诂,多以考据为特色 5.后期发展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接受刘歆的建议,立古文经为“官学”。 东汉的古文学家有马融、许慎等,尤其是马融的弟子郑玄,编注群经,号称“郑学”。 三国末期又有王肃按自己的理解编注群经,形成所谓“王学”,并于晋朝被立为官学。大体说来,其后南朝宗王,北朝宗郑,都为古文学派。 隋唐一统天下,开科取士,孔颖达等人合编《五经正义》,将南北观点合二而一,对汉代以来的经学作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梳理。 宋代以后,儒家学者抛开传统等训诂、释义,而直接对经书原文的“义理性命”进行剖析,形成宋明理学,开辟了儒学的新阶段。 03.魏晋玄学 1.定义: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经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玄”即老子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深奥难懂而又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的某种状态、关系或道理,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可称为“玄学”,而魏晋间的名流学士则多称之为“玄谈”、“谈玄”或“玄风”等等。 2.派别 代表人物 作品 思想 贵无派 何晏 《道德论》和《论语集解》 强调“反本归真,一任自然” 王弼 《周易注》和《老子注》 嵇康、阮籍 宣扬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使“自然”与“名教”完全对立起来 贵有派 裴[危页]wěi、郭象 《崇有论》 主张“贵有”,反对“贵无”,力图使自然与名教、儒家与道家等统一起来 代表人物 作品 思想 贵无派 何晏 《道德论》和《论语集解》 强调“反本归真,一任自然” 王弼 《周易注》和《老子注》 嵇康、阮籍 宣扬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使“自然”与“名教”完全对立起来 贵有派 裴[危页]wěi、郭象 《崇有论》 主张“贵有”,反对“贵无”,力图使自然与名教、儒家与道家等统一起来 代表人物 作品 思想 贵无派 何晏 《道德论》和《论语集解》 强调“反本归真,一任自然” 王弼 《周易注》和《老子注》 嵇康、阮籍 宣扬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使“自然”与“名教”完全对立起来 贵有派 裴[危页]wěi、郭象 《崇有论》 主张“贵有”,反对“贵无”,力图使自然与名教、儒家与道家等统一起来 代表人物 作品 思想 贵无派 何晏 《道德论》和《论语集解》 强调“反本归真,一任自然” 王弼 《周易注》和《老子注》 嵇康、阮籍 宣扬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使“自然”与“名教”完全对立起来 贵有派 裴[危页]wěi、郭象 《崇有论》 主张“贵有”,反对“贵无”,力图使自然与名教、儒家与道家等统一起来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 3.思想:玄学实际是以“本末有无”为核心所展开的本体和本性之学,它所探求的是宇宙存在的根据,是企图透过宇宙万有的现象,直接探求其本体和本性。宇宙本体是“无”,形形色色的存在是“有”,“无”是“有”的根据,“本”是“末”的根据,“一”是“多”的根据,“静”是“动”的根据,等等。若就人的本性而言,玄学认为人性自然,人性的表现应当顺应自然,不能有任何模仿或造作。虽然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上,玄学家们的观点不同,但在人性自然上看法还是一致的。玄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影响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社会生活,但其思想及其思辨方法,如“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04.宋明理学 1.定义:“理学”实际是宋明时代的儒家学说,因其竭力宣扬儒家的“大道”而又称为“道学”。 2.形成过程:理学的形成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儒学内在的变化,即经魏晋隋唐儒家学者已摒弃了汉儒琐碎章句之学,转向探求儒学的“原道”和“原性”,如唐代韩愈、李翱所主张的那样; 二是佛教思想的流行,特别是禅宗所宣扬的心性说,给儒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3.代表人物 (1)开理学先河:胡瑗、孙复 因而在北宋初年便有胡瑗(字安定,世称“安定先生”)讲“砥砺气节”,孙复(因居泰山,世称“泰山先生”)讲“经世济人”,他们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所以胡、孙二人实开“理学”先河。 (2)孙复之学,传于张载(世称“横渠先生”)。 张载以“气”来解释各种事物的生灭变化,主张人应通过努力获得完美的“天地之性”,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因张载居于关中,他的学说被称为“关学”。 (3)胡瑗之学,传于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的学说源于道家的太极和阴阳五行,著有《太极图说》,以“无极而太极”来解释宇宙生成,而以“中正仁义”为人生之大道,其学说被称为“濂学”。 (4)周敦颐又传于程颢(世称“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先生”)兄弟。 二程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伦理纲常的最高原则,它“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人与宇宙只为一体,知识和真理只在内心,欲明天理,只须识心见性。因二程是洛阳人,其学说被称为“洛学”。 ·经过二程的努力,理学大大发展,于是,周、张、二程,称为北宋“理学四大家”。 (5)二程之学至南宋传于朱熹(世称“紫阳先生”)。 朱熹继承北宋诸儒,糅合佛、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气”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阴阳二气交合变化,才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朱熹认为,理气相合而成人,气中之理,即是人性。气有清浊,性有善恶,所以要居恭持敬,明德修道,以便去浊还清。他的学说与二程一脉相承,故合称“程朱理学”。因其长期在闽中讲学,故成“闽学”,与周、张、二程并称“濂、洛、关、闽”四学。 (6)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见解与朱熹不同。 朱熹主要继承了二程的“理”,认为人性即是真理;陆九渊则主要继承了二程的“心”,认为人心即是真理,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强调“心”与“理”合一,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自己心中。朱、陆二人经常展开论辩。 (7)明代的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 上继陆九渊,下启王守仁,本习朱学,后来的思想境界却转入陆学。他的学说是“以虚无为基本,以寂静为门户,以宇宙万象为轮廓,以日常生活为功用”,主张“天地因我而立,万化因我而出,而宇宙自在我心中之中”,实际上就是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万物皆备于我”的道理。陈献章一派被称为“白沙学派”。 (8)陈献章有弟子湛若水(世称“甘泉先生”)与王守仁齐名。 (9)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这就是“知行合一”。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10)李贽,号卓吾,后世多称李卓吾 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许多著作。他个性倔强,感情奔放,而又愤世嫉俗,其时正当王学流行时。他反对儒家的名教,反对专制统治,提倡个性自由和社会解放,反对泥古崇圣,主张学贵自得,认为儒家经典并不是“万世之至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公开宣扬自私是人的“天性”而不是罪恶,用以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斥责一些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的这些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社会意识,却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被捕入狱,自杀于狱中。 05.清代朴学 1.起源:清代朴学,实源于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几位大儒。这些人感于亡国切肤之痛,斥责理学空谈心性误国,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要经世致用就要有根有据,其结果就是走向考据。 2.代表人物 顾炎武,又称顾亭林,世称亭林先生,清代儒林第一人,以考古求真为宗旨。其著作《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是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结晶,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他反对不讲实际学问而空谈理性的理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行己有耻,博学于文”,认为探讨济世治国的学问与砥砺操守节气同等重要。 黄宗羲,世称梨洲先生,虽属理学家,却精于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所著《明儒学案》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而《明夷待访录》为考古论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他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明亡曾举兵抗清,后隐居深山,后人集其著作为《船山遗书》。他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达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他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而“理”不过是客观规律;指出“气”变化日新,动静相对;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守其故而不能新”,其思想、行为与节操,堪称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伟人。 颜元,世称习斋先生,是一位专讲实学的思想家,因反对书本上的学问,故著述很少,一生只写了四篇文章,称为“四存之学”,即《存学》、《存治》、《存性》、《存人》。他认为,“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并且说,“千余年来,率天下人于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即朱熹)为之也”。 3.后续发展: ①前清: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后,屡行文字狱,思想控制极严,一般学者更加埋头著述,多在考据训诂方面下功夫,朴学因此盛况空前,著作汗牛充栋,以师承和地区分为许多学派,主要由:吴派、皖派、浙东派。 “吴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由惠栋、江水、钱大昕,其特点是稽考汉代学者的经书旧注,意在摆脱后人的附会之说,以求近古,因而在许多方面难免迷信汉说。 “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戴震、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特点是宗古求是,注重文字、校勘和训诂,注意总结考据中的规律,并能超越汉代学者而有所突破。 “浙东派”主要受黄宗羲的影响,注重史学研究,在撰史、补史、史料、史论方面有重大成果,代表人物是全祖望和章学诚。 ②晚清:如果说清代的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古文经,而晚清的朴学则复又重今文经,并且从纯学术的研究中解放出来,与议政、改良的现实政治活动相结合,形成新的探求“微言大义”的义理学派,又与宋儒差不多了。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专以学术研究见长的学者是俞樾和孙诒让。之后便有章炳麟和王国维,他们不但注重文献资料,也注重考古资料,特别是王国维已走出乾嘉传统,跨入现代学术的殿堂。 06.老庄思想 1.地位:老庄思想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2.与儒学对比: 儒家是“入世之学”,主要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 道家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 3.代表人物 (1)老子,道家(道德家的简称),姓李名耳,字聃,一称老聃,一称伯阳,春秋末期楚国人。 据说曾为周王朝“守藏室之吏”,著《道德经》五千言,出函谷关后不知所踪。《道德经》又叫《老子》。 主要思想: 道:老子最重要的思想是他把“道”作为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在老子的哲学中,“道”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存在,即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还表示世界的本源,认为天地万物都从“道”产生出来,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强调,“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演进和发展的,是“无为自化”的,所以他说“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讲究“无为而治”。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事物的自身都包含着他物,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的甚至相反相成,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从这些辩证观点出发,老子建立了他的策略思想,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等,都是老子“贵柔”、“守弱”思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过分强调“柔弱”,也给他的思想带来许多消极性,如消极退让,无为而治,否定进步等。 (2)庄子:庄子,道家,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一生只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著有《庄子》,又称《南华经》。 主要思想: 自然无为:把“道”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认为人应体认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则,用以消除物我之间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使人的精神获得绝对自由,为此,他要求人们安时处顺,死生如一,用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提出了“心斋”、“坐忘”等内心修养的途径,其要点是以虚静空明的心境去感应外物,用师法自然的方式去认知和评价客观世界。庄子的这些思想,无论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还是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7.墨家学说 1.地位:在战国时期,墨家学说与儒学并成为“两大显学”。 2.代表人物:墨子,墨家创始人,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出身平民,做过木匠,据说曾师从孔子,因不满儒学而另立学派,曾往各国讲学,门徒很多,有严密组织,并且能行侠仗义,赴汤蹈火。代表著作是《墨子》,由其弟子编辑而成。 3.思想理论: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 ①核心主张:兼爱 墨子思想更多的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墨家同儒家一样讲“仁爱”,但墨家讲“兼爱”,即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的博爱,不像儒家的爱是由亲而疏,推近及远。墨子认为,“兼爱”要“交相利”,是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②政治思想: 非攻:从“兼爱”出发,墨家认为战争对人民的危害最大,因而主张“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和兼并。 尚贤:墨家的“尚贤”,也以“兼爱”为“标准”,只要他能兼爱,则无论什么出身的人都可以做官,所谓“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是明确地反对奴隶贵族的世袭制,而具有阶级平等的意思。 尚同:墨家的“尚同”,主要讲统一思想,统一政令,使天下百姓能与天子的是非相同。 ③节俭观:节葬、节用、非乐。墨家主张节约财富,节制人的欲望,因而反对儒家所主张的“久丧、厚葬”,反对无益于民众的金钱和时间的浪费,提倡“节葬”、“节用”、“非乐”。 ④天道观念:尊天、明鬼、非命。墨家所讲的“非命”,实际也是主张人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处境,而不要屈服于命运。其“尊天”和“明鬼”则是肯定“天志”和“鬼神”的存在,这一方面是墨家思想局限性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这个团体宗教性的要求,是企图利用所谓的“天志”和“鬼神”的法力来威慑和警戒统治者。 ⑤形式逻辑与自然科学:后期墨家提出了以“名”(即概念)、“辞”(即判断)、“说”(即推理)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甚至还提出了推理的四种形式。在几何学方面,墨家论述了点、线、面、圆的关系;在力学方面,论述了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和重量的关系等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07.墨家学说 1.地位:法家学说是战国时代后期的一个学派,也是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流派之一。 2.中心思想:循名责实,信赏必罚。 认为一个统治者必须有名有实,赏罚严明,只有这样才能“威申令行” 3.代表人物: 在韩非之前或同时,已有申不害、商鞅、慎到等法家人物对法家学说做了许多论述。 商鞅主要讲“法”,申不害主要讲“术”,慎到主要讲“势”。韩非将三者合为一体,成为一个法家的集大成者。 4.韩非子: 韩非,法家,韩国人,出身于贵族,生性口吃,善写文章,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至秦国,李斯忌其才,被害,有《韩非子》。 ①“势”指统治者(君主)的权势地位。韩非认为,君主非威势不足以“制天下而征诸侯”,因此君主必须牢牢掌握权柄不放; ②“术”指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包括知人用人,听言察实,直至对臣下使用特务手段和阴谋诡计; ③“法”即君主的法令,韩非认为,君主治国必须有明确的法令,赏罚必须严明,所谓“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而且主张应当重刑而少赏,因为刑法必仁义更使人少犯过错。为此法家认为,礼教、仁义,以及人的感情都破坏“法”的尊严,因而斥责儒家“以文乱法”,斥责墨家“以武犯禁”。韩非甚至认为“明主治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也就是李斯后来要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来历。法家思想实际上是后世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石。 补充: 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1)三教:儒、佛、道 (2)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 🔴考情分析 【24考研】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考情分析(含分数线、参考书目、备考经验) 🔴知识讲解 【重点试听】24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354知识讲解 【重点试听】24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445知识讲解 🔴上岸经验贴 【经验谈】三跨上岸,初试390+,22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学姐超干货经验分享! 【复试经验谈】复试备考如何规划?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学姐给你答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