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网

当前位置: 新闻热线网 > 体育 > 文章页

她从汶川地震废墟中被挖出 3年截肢17次创纪录

时间:2024-06-12 22:02来源: 作者:新闻热线网 点击: 22 次
她从汶川地震废墟中被挖出 3年截肢17次创纪录 社会新闻来源:成都商报 2018年04月18日 09:33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一米希望》 魏玲画作  《一米希望》是魏玲创作的油画。画中一个女孩靠在海边的礁石,穿着蓝色长裙,肩

她从汶川地震废墟中被挖出 3年截肢17次创纪录

社会新闻来源:成都商报 2018年04月18日 09:33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一米希望》 魏玲画作  《一米希望》是魏玲创作的油画。画中一个女孩靠在海边的礁石,穿着蓝色长裙,肩头站着一只展翅的金鸟。这幅画曾经于2011年在深圳美术馆的“心路”大型公益画展上惊艳亮相,魏玲对艺术的热爱更是折射出了她对生活的永不言弃。她用她的坚强和乐观精神,从一个遭遇磨难的女孩成长为她画中的展翅金鸟。

  2018年4月10日,绵竹,魏玲抱着儿子嬉戏玩耍

  4月10日,魏玲正在制作手工艺品

  “对于失去的,能够清楚地接受,接受人生有这样的缺失。”

  ——魏玲

  ___满目疮痍已重回葱绿;悲伤哀恸化作生的动力。

  ___当年,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感动和激励着成千上万人收起悲伤,重建家园。

  ___10年里,这些闪亮的名字,已化为一个共同的符号,成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一部分。

  ___他们的经历就是我们的经历,他们的成长就是我们的成长,他们的收获就是我们的收获,

  他们的意志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人物名片

  “地震女孩”魏玲

  绵竹汉旺镇人。汶川地震发生时,汉旺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垮塌,48小时后,高二的魏玲被从废墟中挖了出来。魏玲住了3年多的医院,经历了30多次大小手术,其中17次截肢手术,也因此成为全世界做截肢手术最多的人。

  她在病房里学画画,还在病房里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被画家周春芽誉为“中国的弗里达”。

  时间表

  2008年5月14日

  地震发生后,汉旺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魏玲在废墟下整整48个小时后被救出,随后三年时间,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术,包括17次截肢手术。

  2013年1月17日

  魏玲与丈夫吕登春举办婚礼。

  2014年3月18日

  魏玲剖腹产下一子,取名“莙垚”。

  回望5·12

  我并不坚强,只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魏玲说,有时候,5月12日都过去了,自己才回想起,哦,原来又是一年了。

  不是刻意遗忘,魏玲说,就像小时候发生过的事情,也许当时觉得非常重要,但长大了,也就过去了。顺其自然,这四个字,魏玲和她同样经历截肢、在华西医院重症监护室住过很久的同年级同学也这样淡然地说过。

  “大概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吧。”魏玲自嘲着,笑了一下。

  魏玲说,事情发生了,自己并没有想过,如果当时没有发生(地震),生活会是怎么样。现在发生了,就去面对发生以后的事。

  “(5·12)那就是一个日子,和其他普普通通的日子一样。”魏玲说,不同的是,那天发生了一件特殊的事。但时间的漫漫长河,每一件事都是其中的一道风景线。

  工作,结婚,生子,魏玲说,即使没有地震,自己的生活也不外乎是这样的顺序,别人的生活也是这样的顺序。魏玲觉得,不去遗忘,不去回避,这大概跟自己的性格内向有关,有情绪不喜欢说出来,慢慢地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像一阵风,吹过了,就没有了。”

  偶尔,魏玲会回头翻翻自己写下的文字,会想起当时的事情。比如,她还记得地震时自己恰好开了小差,低头去翻手机看时间,被化学老师一声“别动”惊醒,然后就是天塌地陷的黑暗。魏玲说,因为当时上下左右和后方都被堵得很严实,只有眼前的小缝隙能看到光亮,所以,自己并没有当时周遭惨烈环境的深刻印象,也算不上有阴影,这也许是自己现在能够淡然处之的原因之一。“这是成熟了?”魏玲笑了笑。

  4月13日,魏玲开通于2015年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更新了一段写于2009年的文字:生活磨得我没了棱角,我只想简单的快乐。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伪装的坚强。用一把钥匙,把心锁得牢牢,独自承担那致命的伤。

  在魏玲的工作室里,窗下的玻璃花瓶里放着四五朵花,其中两朵,是表姐送给魏玲的月季。黄色、粉色,几天时间已经开得很繁盛,房间里满是馨香,魏玲捧着花,拨弄了几下花瓣,低头轻轻嗅了嗅。

  恋爱、结婚、生子,她与别人的生活经历没有什么不同。

  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儿子会攀着妈妈的脖子亲昵地“啃”几口,调皮又聪明,这与别人家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同。

  18岁起,因为那场灾难而带来的30多次手术、17次截肢,她面临的一切灰暗和展现出的所有坚强,和28岁的当下相比,已经趋于平静。魏玲,汶川地震幸存者,右腿被截肢三分之一,左腿被截肢到骨盆连接处。“经历手术最多的人”“地震女孩”“奇迹女孩”……外界给予她的称谓林林总总。

  4月10日,四川绵竹,魏玲的家离镇上有5公里距离,骑电动三轮车揽客的大姐,一听魏玲的名字,“哦哦,晓得……”,然后熟悉地拐进一条小路,再转两道弯,停在棕红色的大门前。当天中午,魏玲和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小莙垚去镇上吃喜酒了。

  她与别人

  没什么不同

  “一种平淡的幸福,看着孩子慢慢长大”

  小莙垚今年4岁了,小小的脑袋瓜上顶着漂亮的桃心状发型,头顶有块不小的胎记,没有长出头发。听大人在打招呼,小莙垚“蹬蹬蹬”地跑进屋,不一会儿,两只小手各拽着一张小板凳往外走,含混不清地喊“伯伯孃孃”,热情地和客人分享自己口袋里的糖和瓜子。

  魏玲没有想过,小莙垚会来得这样快。2013年8月8日,魏玲和吕登春结婚半年,夫妻俩在上海参加夏令营,魏玲突然不适,原以为是中暑,检查后惊喜地发现,原来是她怀孕了。

  “因为当时觉得生孩子应该顺其自然,没有特别迫切地期盼过,也没有体会过失望。”魏玲说,所以当孩子到来时,就只觉得特别地开心。

  每个孕妈妈都一样,对肚子里的小生命有这样那样的担忧。因为高位截肢,魏玲经历多次修复手术,肚子上也有伤口,她一直担心,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肚子上的伤口会不会随着孕期变长被撑开?“后面肚子大了顶得胃难受,晚上左躺睡不着,右躺也睡不着,小家伙还要在肚子里踢我。”还好,小莙垚一直很健康,指标也很正常。

  终于,一场极具难度的剖腹产手术后,小莙垚平安降生,魏玲的人生打开了新的大门,所有的重心都在小莙垚身上。看着他抬头、翻身,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学会奔跑。如今的小莙垚,跑累了会撒娇让魏玲抱,自己踩上电动轮椅的踏板,一下子坐在妈妈右腿的义肢上,一会儿咬两口妈妈的下巴,“咯咯咯”地笑,一会儿又安静地趴在妈妈肩膀上,长着黑长睫毛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别处。

  “哪个拿了好吃的给他,都要留下来带给妈妈。”魏爸爸望着外孙,一脸满足地笑着。小莙垚还小,家里人没有刻意告诉他,妈妈的腿是因为地震没有的,但告诉他,妈妈为了他吃了很多苦,所以要对妈妈好。他晓得,说“要保护妈妈。”

  魏玲腿不舒服时,莙垚会给魏玲揉揉,还会摸摸魏玲的头,就像魏玲抱着他的时候一样。直到现在,小莙垚每天晚上睡觉,也一定要魏玲陪着。睡着后,才被外公外婆抱回他们的房间。“要陪他耍,你不陪他他就不跟你好了。”

  每个妈妈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看着孩子慢慢长大,这是一种平淡的幸福。

  “不再画画,下一步想好好学皮具雕刻”

  在病房里举办过自己的个人画展,被称为“中国的弗里达”(弗里达:墨西哥著名的残疾人画家),其实魏玲已经很久没有再画画了,反而是儿子现在喜欢涂涂画画,家里的小本子不够他玩。

  曾经计划完成的10万字长文,也早早搁置在一旁,陆续丢失。魏玲的淘宝店、微店,已经很久没有生意,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公益机构,偶尔会销售出一些手工艺品。魏玲把这归结于自己不擅长打理店铺,加上身体原因,长时间看电脑屏幕眼睛也会花。

  除了陪儿子的时间,魏玲也会做做手工艺品,小小的工作室里,摆着珠子串成的花瓶、笔筒、车饰、绢花,好几双手工编织的凉拖鞋还没有收尾。魏玲也曾尝试过,大热一时的手工皂、手工唇膏,但都冷了下来。

  今年3月13日,德阳市残联组织学习皮具雕刻,魏玲在那儿集中学习了20天,直到清明节假期前一天,才回到家里。这一次学习,让魏玲感觉有了新的方向。“比较感兴趣吧,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也能够在那么薄的皮子上雕花。”

  “以前做的,老实说纯粹因为好看,只有观赏价值。”魏玲说,皮具能做成包包、皮带,不仅好看,也有收藏价值,做起来挺有成就感。短短20天,魏玲觉得,虽然只学了一些入门基础,但想好好学下去。“打算先把现在的工艺品改进一下,销售出去。”

  家里还没有皮雕工具,培训时做过的成品也不能带走,但魏玲还是用边角的皮子,给小莙垚做了一条小手环,一点点简单的装饰。

  采访当天,吕登春刚从工厂上完夜班,上午八九点才回到家里补瞌睡。听到魏爸爸说有人来访,睡眼曚昽的吕登春走出房间,魏玲心疼丈夫,又让他回去继续睡觉了。

  她与别人

  又如此不同

  “别人有时会忘了自己没有腿而摔倒,我不会”

  大大小小30多次手术,17次截肢,光在医院的时间,就长达3年。第一次可以暂时离开医院回家,恰好是大年三十,魏玲在护士台兴奋地转动轮椅,却不小心翻转,后脑重重磕在地上,幸好没有大碍,但回家的日子却又推迟了。

  魏玲说,自己算是有些神经大条的人,在截肢后几个月才有真实痛感,后来知道了,就只想着,没有腿就没有了吧。

  如今坐在轮椅上的魏玲,右腿会穿上假肢,左腿空荡荡的裤腿搭在右腿上,其他的伤口,掩盖在衣物下面。现在提起,仿佛那不曾是自己的经历。

  面对别人给自己的“坚强”这个标签,魏玲说,大概算是别人眼里的坚强吧,但是自己也听过、看过其他人的经历,感叹别人所遭遇的艰难境遇,他们也很坚强。如果放在自己身上,不一定是能够坚持下来的,那无法想象。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强的时候,也都有自己不坚强的时候。“把它(地震受伤)看成人生的一次波折吧,人生不就是一件事跟着一件事吗?”魏玲说。

  魏玲现在很少使用假肢,行动更多地依靠电动轮椅,右扶手上的操纵杆和按钮,座位下方的电池,能够不费力地带动魏玲前进、退后和转弯。房子门口的台阶修成了小斜坡,方便魏玲出入。

  小莙垚也知道轮椅对妈妈来说很重要。他保护着妈妈,不让别人碰妈妈的轮椅,小莙垚2岁时,刚学会走不久,一次,魏玲的电动轮椅在下台阶时卡住了,小莙垚一边哭一边说“不卡不卡”,小手不停地试图推开轮椅,魏玲泪水盈眶。

  “有人说,有时候会忘了自己没有腿而摔倒,我不会。”魏玲说,就算晚上睡得迷迷糊糊,起床上厕所,自己下意识会知道要去找轮椅。“可能是我接受能力比较强吧。”魏玲笑着说,一直以来,对身体失去的部分,能够清楚地接受,接受人生有这样的缺失。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摄影记者 王效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22 20:12 最后登录:2024-12-22 20: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