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5月21日,枣庄市第32中学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饮食卫生”辅导。 中新社发 李宗宪 摄 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威海路第三小学将在全市首开“健康饮食”校本课程,10月底,《本草纲目》有望进入上海小学生课堂。据悉,该课题已被市教委列为2007年度市教科研重点项目。 学生饮食习惯问题令人担忧 静安区教育学院科研员陆少明曾对该区中小学生"健康饮食"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健康饮食知识缺乏,饮食习惯等问题令人担忧。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对饮食健康整体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仅为34.5%。学生对食物有害性知识认识严重不足,预防知识更是欠缺。中小学生认识白果有害性知识的只占27%,虾和螃蟹的有害性知识为42%,对预防河豚鱼中毒的知识几乎是空白,只有2%的学生了解在中毒情况下采取急救的方法。 针对鱼有没有保健功能的问题,42%的学生回答说没有或不知道。另外,中小学生表示喜欢或很喜欢油炸食品的比例高达75%,挑食、偏食问题占了85%,吃个半饱或一点点饱的学生占了73%。 “健康饮食”课程传授科学饮食 “目前,‘健康饮食’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中小学几乎是空白,这值得关注。”陆老师说,尽管有少量学校建立了一些涉及有关学生饮食健康的卫生健康专题研究。但由于缺少计划,导致课程零星、非系统、不规范。当前多数学校都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开设了大量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但缺少有利于学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校本课程。 “青少年科学饮食知识和饮食习惯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培养要从小抓起!”陆少明说,目前他正和威海路第三小学积极开展合作,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健康饮食”课程,学会如何科学饮食,提高自己的健康体质。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饮食学、中医理论、营养学等兴趣和情感,使学生热爱健康的生命,懂得食物与人体的关系,掌握人发展的自然规律。 课程应以专题形式展开 对于课程的形式,陆老师建议,可根据学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和内容要求,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以专题的形式,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关健康饮食的知识。譬如可开设:“地方的饮食文化”、“当代学生的饮食问题”、“有害食物的预防”、“饮食与减肥”等。 除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外,陆老师还呼吁,“健康饮食”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关心,使中小学学生随时、随地、有效地学好“健康饮食”知识。父母应在各种途径中给孩子渗透“美丽、健康比美味更重要”的意识。(钱钰) 责编:李秀伟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