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网

当前位置: 新闻热线网 > 社会 > 文章页

着力补齐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弱项

时间:2024-06-12 00:36来源: 作者:新闻热线网 点击: 25 次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2019年4月2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2019年4月2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要正确认识面临的短板问题,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因此,只有真正瞄准短板弱项,集中优势兵力解决重点问题,坚决攻克最后堡垒,才能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棒,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最终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75页)是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与弱项的长效机制。全面建成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发展始终是基础。必须始终秉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发展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过去的高速度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面对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局面,更好满足以民生为重点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适应和引领“三期叠加”新常态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升级经济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换增长动力;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十三五”规划提高质量效益的具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始终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果断措施化解产能过剩,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76页)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如期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把农村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因此,“全面小康,覆盖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农村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78页)在1994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提出和实施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巨大成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必须看到,我国仍然存在一千多万贫困人口和不少深度贫困地区,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确保按现行标准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艰巨性是显而易见的。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

  “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主要是病、老、残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及其家庭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在“两不愁”实现之后变得尤为突出。2018年8月2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在3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分别超过40%、14%,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更是超过16%,老病残人口合计占比超过70%。他们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大多不具备产业脱贫条件,需要实施开发式和保障性相统筹的扶贫模式。保障性扶贫并非以低保将这些贫困人口全部兜底,而是在准确研判老病残贫困人口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综合保障体系分类精准施策,切实解决这些贫困人口“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构建让这些贫困人口脱贫的长效机制,确保这些贫困人口的脱贫经得起历史检验,获得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认可。

  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突出短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78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并从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和管控措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要求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应抓好三个重点。首先,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其次,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加强对大案要案挂牌督办和查处的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再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

  四、补足民生领域短板,着力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问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79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新中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红利与成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生存权仍然是最基本的人权,以基本民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需求仍然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和基本内容,仍然是广大人民是否认可全面小康的基本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克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解决收入分配领域收入差距过大等突出问题,有效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加快推进民生领域工作,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国地域辽阔,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本民生需求、供给状况和民生工作的侧重点都存在明显差异。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1页)从补短板强弱项出发,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城镇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要通过合理布局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补齐短板,实施乡村教育底部攻坚;要疏堵结合,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的目标;要抓关键,切实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好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督导评估工作;要推进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提升义务教育整体质量,有效解决“择校热”问题。

  加大基本医疗投入,建立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要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规范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要不断完善医院分类管理办法,以市场机制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卫生事业的积极性。要加大健康扶贫投入力度,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医疗救助和保障措施,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增加投入,打造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育幼养老机制。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养老服务带来了严峻考验。同时,我国已经进入“全面两孩”时代,婴幼儿看护、学前教育等难题成为“二胎”生育的重要影响因素。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提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将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推动落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也关注了“婴幼儿照护”这一困扰许多家庭的现实烦恼。针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新形势,各地应该探索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

  五、强化底线思维,着力增强重大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战役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下之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国际局势波诡云谲,美国一些政客顽固秉承冷战思维与零和游戏规则,动辄挥舞“退群”、制裁和加征关税大棒,公然破坏和践踏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肆意推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致使中美贸易摩擦一再升温,使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和世界经济前景阴云密布。国内面临“三期叠加”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结构调整任务繁重。“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1页)各种风险相互交织,如果不能获得有效防控,一旦形成连锁反应,国家安全就将面临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有可能半途而废。“中国是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4页)因此,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当中,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完善防控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防控重大风险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成功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有效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应始终保持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维护、倡导和建立公正、合理、包容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坚定不移地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营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面对当前国内金融市场风险,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解决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杠杆率较高的问题,有效消除资金空转、资本“脱实向虚”、影子银行等问题,释放国有企业活力,激活实体经济。同时,突出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主动权和管理权,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安全与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攻坚,关键是抓落实。我们要善于把党中央精神同本地区本领域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党中央要求具体化,科学把握和处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勠力同心,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攻坚,坚决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战,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22 16:12 最后登录:2024-12-22 16: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