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网

当前位置: 新闻热线网 > 社会 > 文章页

总书记在这里说文化传承发展·甘肃敦煌

时间:2024-06-16 22:02来源: 作者:新闻热线网 点击: 29 次
  敦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样本  大漠深处,驼铃声声,鸣沙山下,敦煌莫高窟静静伫立。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河西走廊我是希望走到的。”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首站就来到敦煌莫高窟,探寻古丝绸之路的奥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

  敦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样本

  大漠深处,驼铃声声,鸣沙山下,敦煌莫高窟静静伫立。

总书记在这里说文化传承发展·甘肃敦煌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河西走廊我是希望走到的。”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首站就来到敦煌莫高窟,探寻古丝绸之路的奥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让“大漠明珠”更加闪亮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敦煌石窟资料整理和保护修复、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弘扬、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加强敦煌学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成为国内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研究》创刊40年来,共刊出正刊200期、特刊11期,发表论文4100余篇,成为国内外敦煌学界的必读期刊,对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研究具有引领作用。

  “敦煌学博大精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赵晓星说,需要用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普及。

  今年4月上线的“数字藏经洞”,是敦煌研究院普及敦煌学的新尝试。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数字藏经洞”将洞窟实体与所藏文物进行了复原。用户可“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时期,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

  “文物与科技的融合让再现藏经洞成为可能。”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敦煌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敦煌学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寻找突破口,在更大范围内采取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对比的研究方法,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保护手段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有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敦煌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极大鼓舞了敦煌人,坚定了大家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苏伯民说。

  保护好敦煌这座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样本,几代敦煌人呕心沥血、接续坚守。这颗“大漠明珠”在现代科技的保护下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运营国内首座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成立国内目前唯一的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初步建成具有行业示范和影响力的“安全管理平台及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不断健全文物保护科学体系,保护手段越来越科学规范、越来越有成效。

  走进敦煌研究院建设的国内首座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四季”被随时定义。

  高约两层楼、占地1.6万平方米,可承载数吨重的大型土遗址样品多场耦合实验室,分夏季仓、冬季仓和风雨仓。仓体内可模拟零下30摄氏度到60摄氏度气温、10%至90%相对湿度,以及风、雨、雪等各种气候条件。

  “多场耦合,简单讲,就是同时模拟多种不同的条件。”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说,在电脑前调好参数,仓内就能自由完成特定环境对土遗址及其文物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既能为保护工艺和材料的使用、研发提供科学数据,也能防患于未然,实现预防性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苏伯民说,敦煌研究院为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文保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未来,敦煌研究院将努力建成“一带一路”上更有影响力的文化遗产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国家科技平台。

  永续利用,“窟内文物窟外看”

  精美绝伦的壁画、翩跹起舞的飞天……沿着莫高窟“飞天”专题线路游览,既能参观实体洞窟,又能在虚拟的AR内容中与飞天互动。

  “飞天”专线,是基于“数字敦煌”,结合空间定位、虚实融合等技术,为莫高窟创造的一个虚拟孪生世界,实现“窟内文物窟外看”。

  “只有把敦煌石窟所有文物的信息数字化,才能切实地让敦煌石窟信息永久保存,才能真正地让后代永续利用。”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事业,必须与时代同行、与科技发展相融合。

  “数字敦煌”,发轫于数字技术的联想:将敦煌文物原原本本搬进电脑。但这项工作,绝非是简单“搬运”。

  初秋,莫高窟第265窟,正进行数字采集,即通过高精度摄影录像,生成数字图像。

  “数字采集不是想拍就拍。”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图像处理研究室主任安慧莉说,先要综合考虑洞窟大小、形状及损坏程度和摄影难度系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方案,并进行科学论证。然后,使用定制轨道、摄影车等专业设备,采用恒温冷光源进行拍摄,将人为影响降到最低。

  “采集不易,拼接更难。”安慧莉说,形状、颜色、图案都要“无缝对接”,就是人物发丝,也要保证“不开叉”。

  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以一个80到100平方米的中型洞窟为例,摄影采集组需要4到5人,拼接小组需要5到6人。以10个人为一组,完成全部工作需要3个月。

  “刚开始,一年只能拍2到3个洞窟。”安慧莉说,现在,技术改进、规范建立,一年可以拍20多个洞窟,拼接10多万张图片。

  “高效、高保真采集,是‘数字敦煌’未来的努力方向。”苏伯民说,研究院将为所有洞窟、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灿烂文化。

  策划:张毅 田丽

  统筹:刘维涛 张贺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0-09 09:10 最后登录:2024-10-09 09:1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