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网

当前位置: 新闻热线网 > 社会 > 文章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举措

时间:2024-06-15 03:19来源: 作者:新闻热线网 点击: 30 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举措 中国新闻来源:光明网 2017年02月07日 18:41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 王杰、 国防大学教授 朱康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举措

中国新闻来源:光明网 2017年02月07日 18:41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 王杰、 国防大学教授 朱康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高度,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从争鸣到共识的文化回归

  习近平多次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一个不可更改的历史事实是,中华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尊和自信的民族。但在近代列强和西方文化的硬、软实力挤压中,我们的自信受到打击。在新的世纪,深度发展的互联网、上亿人次的出国大潮,使中国人深深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随之带来的观念变化撞击渗透至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曾经精英关注的文化纷争,演化为大众意识中中西好坏、古今优劣的价值选择,日益撬动着国家文化安全的杠杆。《意见》中提出的“三个迫切需要”,警人深思,体现了文化观上的深远忧患意识。

  面对这种形势,《意见》指出:要“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那么,要建立的“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结合,同时吸收当今世界文明成果。

  尽管学术和理论上的争论仍将以各种形式延续,但《意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为一项“工程”提出来,说明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心已经沉静下来,实实在在地做更多精神文化领域的建设工作。

  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部署

  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复兴梦的引导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大业,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意见》的很多内容,实际上是习近平同志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系列重大论述之凝练与落地。

  《意见》厘清了人们心头上的许多困惑。首先是我们要传承什么?答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不适合现当代的因素自然难免,需要给予其转化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下社会主义文化中、融入到中华民族文化中,就成了 “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是从正面讲我们传统文化中积极、有益的内容——《意见》的第二部分讲了三个大的方面: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这些是人们比较公认的、能够取得大家共识的内容。用例举的方式阐明其中包含的具体方面,说明还有一些内容是需要我们共同来发掘、来挖掘的。《意见》在“重点任务”的部署首条就是“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其中用了一个“深入研究”、四个“深刻阐明”——可以这样说,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还有待“讲清楚”的内容。而“讲清楚”,没有身心的投入和实证、没有现代文明特别是科学文化的坚实背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意见》的出台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坚实后盾。《意见》提出的部署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上升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并倡导“融入生产生活”比如城市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休闲文化等方方面面。

  从组织到制度的严密保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国学热”往往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状态,免不了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甚至引起了社会上很多质疑的声音。我们欣喜地看到,遵循《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由党和政府来主导其贯彻和落实,有政策和法治的严密保障,将极大地改变这些状况。

  《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可以毫无争议地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大胆开展工作,并把《意见》提出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弘扬者,环境氛围、资金支撑十分重要。令人雀跃的是,《意见》提出“加强政策保障”、“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等诸多相关财政金融、专项规划、项目支持、制度安排、法规规章……等等措施,显然,颗颗“顺气丸”、“定心丹”都指向一个长远的目标,那就是要排除各种内外干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一个长久的、稳定的环境。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祖归宗”,同时吸收世界先进文明理念,必将引领中华民族精神自我前行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和彷徨。

  领导干部从参与到带头示范

  治理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不可能靠任何别的国家来给你提出规划。“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这些经验,以浓缩的形式集中体现在文学、历史、哲学等经典之中,值得我们将之放置于案头,深思咀嚼,时读时新。

  如何让这些经验用于治国之中,《意见》指出应“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如何起“带头作用”?不只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从整体上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亲自参加学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为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提供“相关扶持政策”、“作出制度性安排”。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理解不到位,并非他们自身的主观缘故,而是相关教育不足,“补课”势在必行。《意见》不仅提出国民教育的贯穿要遵循“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而且提出要“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针对干部教育而言的。

  我们从2011年开始,依托国内从事国学研究的著名专家著写的《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王杰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李瑞环题写书名),开始举办“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讲座,开展“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目前,已经举办12次讲座,召开“领导干部国学论坛”,尤其是开展的大型公益活动“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许嘉璐、何毅亭出席启动仪式,已经走进了6个城市)、创建的“领导干部学国学微信公众号”(短短两年,加入人数达近7万人,大部分为各级领导干部)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充分反映了干部教育形势和任务的迫切需求。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意见》精神,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在管理、经济、文化、军事、法治、医学、外交等方面的资源,发挥其经世致用的“实学”功能,全方位打造高端智库(党建网公布了部分专家库资源),助力民族文化复兴,服务治国理政,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海外。

  《意见》内容极其丰富,领导干部要细细学习和领会,认真贯彻和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将之摆上重要日程,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共同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22 16:12 最后登录:2024-12-22 16: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