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十四五”开局之年,教育改革也开启了新的征程,梳理和盘点这刚刚过去的一年,基础教育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困扰与欣喜同在,政策引领、学术研讨、实践变革和舆情走向各方面都显露出新的气象。 政策引领:“双减”开启减负新时代,校内校外双管齐下,令行禁止、力度空前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政策的导向功能益发重要。无论是力度空前的“双减”政策,还是聚焦学生健康的“五项管理”,抑或是指向家庭教育、民办教育等相关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基础教育更加公平更为优质。 凸显“双减”。5月21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于7月24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这标志着“双减”工作全面启动。随后,教育部等19个部门组成“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为促进“双减”有效落地,此后,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校内校外两个维度同时发力,表明了国家教育抓治理、促减负、回归教育本质的初心和决心。 关注身心健康。1至4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五个专门通知,对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作出规定,即“五项管理”;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教育部等五部门同时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在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了相关通知。多个文件指向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 聚焦民办教育。5月,国务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这是对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进一步细化,为进一步推进民办教育新法落地提供了遵循,为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下的民办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条例》对主要关切的民办教育发展难点如“公参民”、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的监管、对关联交易的规制、对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监管作出细致划分。民办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转型的挑战,贯彻落实好《条例》成为当前民办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相关通知,就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部署,确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和人民性,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注重家庭教育。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强化家庭监护责任,重点加强家庭监护指导帮助、完善家庭监护支持政策、推进家庭监护监督工作和依法处置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从法律层面对家庭教育相关内容作出规定,让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 实践变革:回归课堂、延时服务、多方参与、减负增效,“双减”呼唤家校共育 经历了2020年疫情突发下大规模在线学习实践,2021年的中小学,依旧时刻面临着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挑战。非常态之下基础教育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也不得不发生一些转型的变化,如在学生层面,是读书转向读“网”能力的培养;教师层面,是传授硬知识转向师生共建软知识的转变;学校管理层面,是向互联网思维和多元思维的转变。 “双减”背景之下,学校致力于健全管理规程,减负增效的重心回归于课堂,包括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以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与质量。同时,要解决好部分学生“吃不饱”“跟不上”的问题,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教育实践需要综合考虑师资来源、课程安排、时间把控等问题。把学生从市场重新唤回校园、从盲目刷题到重视多元发展、从一味攀比到重视个体与差异,是课后服务政策的诉求,也是学生发展的必需路径。 无论是疫情还是“双减”,均会涉及家校关系的变迁。疫情打破了空间的边界,使得家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促进了融合与交流。“双减”之后的课后服务在时间上解决了家长的“三点半”难题,在任务上大大减轻了“家长批改作业”的负担,在内容上给予孩子与家长更多的选择。但在学校承担起教育的大部分责任的同时,家长亦不能完全放手,对孩子学习与生活应有的关注与陪伴既是其责任也是义务,而学校应为家长提供更多的指导,家长应更好地做好支持和配合,由此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共育”。 学术研讨:回应政策与实践、回溯百年历程、技术赋能教育升温、教师发展备受关注 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21-2022)共收录教育学期刊37本,笔者聚焦基础教育检索分析了25本期刊以及部分高校文科学报目录板块中涉及基础教育的主题,有以下几点发现。 其一,尽管基本理论研究一直是教育研究界的基本盘,几乎所有期刊都专列板块具体讨论教育的前沿理论发展,但对政策动向和实践变革的回应也足够敏锐。如在疫情、“双减”和技术赋能背景之下探究知识变迁、学校变革、学习革命等问题,在“五育并举/融合”倡导下探讨劳动教育、美育、德育、智慧教育和终身教育等领域;教育现象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交叉学科和“后真相”“他者性”“学科内卷”“关怀脆弱性”等前沿学术词汇亦在为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其二,建党百年之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界十分关注党的百年教育,包括《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等9本期刊均设置了相关专题,回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教育事业发展,梳理其百年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与教育初心;聚焦其百年征程中的劳动教育、教师教育、教材建设与农村教育;关注百年世界变革、全球治理与教育援助等。审思厚重过往,由此整装再出发。其三,基础教育改革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有关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远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等话题在2021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7本专业期刊来说,自然是“分内事”,而包括《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等在内的十余本期刊,也设立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等专题板块展开研讨,作者群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其四,教师作为教育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生产力”,其发展受到学界格外的关注,有近20本期刊都专题探讨了教师教育、教师管理、师范教育等。此外,家庭教育、教育政策领域的教育惩戒权、“双减”等政策,教育法治、国际教育、后疫情时代教育、民办教育、乡村教育等也在研究界的视野之中。 舆情走向:学科培训或“转入地下”、当事人彷徨于内卷与躺平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12月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其中“双减”与“躺平”备受教育领域关注。 学科培训或转入“地下”?“双减”之下,教培时代落下了帷幕,似乎迎来了教育执法的时代。“公办教师有偿补课”“教师别墅补课被抓”“在家办补习班被抓”“补课老师被开”“家长举报老师并要回补课费”等新闻一跃成为热点话题。与此同时,一些家长通过各种途径找家教老师,如“高价保姆”“家庭教师”“高价中介”等都开始出现,或将带来进一步的差距,同时或将耗费更多的经济与人力资本在孩子教育上。“双减”的初衷在于减负、规范校外培训、促进教育公平。当下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影响政策实施的同时,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需要共同应对与解决。 教育内卷还是躺平?如果说2020年是“鸡娃”“内卷”元年,那么2021年则是“躺平”元年。躺平本意指的是人面对压力时,内心再无波澜,主动放弃,不做任何反抗,实则更像一种解压和调整方式,是改变不了环境便改变心态的自我解脱。在教育领域,内卷更多指的是教育焦虑,体现在家长身上;躺平则指的是任由孩子“自然生长”,尤其“双减”背景之下,躺平似乎也开始成为一些家长的选择。“辅导孩子做作业有多难”话题之下,都说“没有一个家长能笑着从辅导孩子作业的环境中走出来”,所以,2021年就迎来了人民网发布的“为逃避辅导孩子作业父母争相做家务”等新闻。自从“双减”政策落地后,还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举报”,如举报“课后服务”学校不管晚饭,举报老师课后额外讲题,举报学校分层教学……此前,上海一位初中数学老师每天在朋友圈针对特定人群发布20道题目,大概是一张试卷的量,无硬性要求,可做可不做。一位自称是该班学生的家长举报该教师利用朋友圈加量布置作业,涉嫌传播焦虑情绪。校长认为教师发朋友圈无权干涉,不给予任何处分,建议该家长不想看可以拉黑。家长对回复不满意,认为学校管理层敷衍塞责,掩耳盗铃。这件事引发了网络热议。由此可见,“躺平”说易行难,心中仍有“波澜”,“双减”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华东师大教育学系。该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我国教育2030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