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区秉持“党建引领、共融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围绕组织增能、保障强基、治理有效、服务提质、群众满意“五大重点”,积极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得了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连续七年跻身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区、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先进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区、省级生态区、省级文明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先进区、全省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融通平台,发展共谋,提升社区党组织“堡垒指数” 坚持党建引领和谐社区建设,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提升社区居委会的自治能力和服务能力,把党组织和居委会打造成街道社区各类组织的“主心骨”。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区级层面,成立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区民政局、建设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社区治理推进会议,统筹安排工作任务。街道层面,从辖区机关企事业、“两新”组织中,选聘部分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组建街道“大工委”,健全完善季度例会制度,统筹整合、领导协调辖区各类党建资源。社区层面,在全区42个社区全部成立综合党委,吸收驻社区单位、联系包帮单位、辖区企业、社会组织融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将每个社区合理划分若干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员,进一步推进社区网格化治理,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将社区自管党员和报到登记党员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编组分布到每个网格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综合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二是推行联席会议。区级层面,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每年培育打造1—2个和谐社区党建示范点,总结推广1—2项特色工作,助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提档升级。街道社区层面,由街道党工委和社区综合党委牵头,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共驻共建关系,每月召集联席会议商讨社区基础建设、党建项目实施、公益事业发展等事项,努力凝聚共识、协商解决问题。去年以来,区、街道、社区三级共召开联席会议91次,协商解决社区建设和民生问题167件。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完善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共同参与的议事制度,定期召开民情民意通报会,切实加强各方联系沟通,使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福新街道万科社区深化“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搭建党群议事协商平台,利用协商机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使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各施其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保障了各方利益。清洋街道的福惠社区打造的“五福百惠”,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在满足群众诉求的基础上,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了居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福山区永达街社区对改善玉森明珠居住环境进行协商 融汇力量,区域共建,提升社区建设基础保障水平 以强化经费保障为切入点,进一步从力量、经费、阵地等方面加强保障力度,建立健全稳定规范有效的城市社区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福山区委、区政府制定印发了《福山区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实行社区工作者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社区工作者岗位与等级相结合的职业体系。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和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按照初级每月100元、中级每月300元、高级每月600元的标准发放职业津贴。有效的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了社区服务群众能力,为创建和谐社区提供了智力保障。二是全力保障工作经费。按照每千户每年不低于2万元、每个社区每年不低于30万元的标准,落实城市社区工作和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到烟台市最高水平。注重把各部门关于社区的政策、资金、项目整合起来统筹使用,多渠道解决社区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区级设立社会组织公益创投专项资金,连续举办四届“党建引领 创益福山”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每年投入不低于200万元,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三是选优配强骨干队伍。突出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加大上级选派、跟踪培养力度,社区书记、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90%;从高校选聘10名具备专业知识的优秀毕业生担任社区工作者,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对连续任职满2届、表现优秀的现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择优招聘4名社区书记为镇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留在社区任职,打通社区工作者的上升渠道,为社区留住了众多工作能力突出、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四是共建共用活动阵地。区级层面,建设5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集教育服务、资源共享、孵化培育、信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活动场所、多功能会议室等与群众、社会组织共用,为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提供了便利;镇街层面,按照不低于1000平米的标准大力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向辖区党员群众开放。在社区,每年安排350万元专项经费与镇街共同打造典型示范社区,注重培育培养和谐社区,改造或新建占地1000平米以上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处,有效解决了无场所办事难题。进一步发挥社区综合党委的统筹整合功能,推动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卫生服务站等将活动场地、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和单位定点免费开放,有效提升场所使用率,满足了群众需求,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群众基础。 福山区清洋街道美蓉丽景社区对社区服务中心窗口进行改造升级 融合理念,协同共治,提升社区有效治理能力 坚持党建引领带动基层治理创新,按照“协同共治、协商民主、协作互助”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社区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和服务凝聚群众的能力。一是“多元化”治理聚合力。在全区推行以党员接受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和登记活动党组织双重管理、履行岗位工作和群众工作双重职责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双管双责”机制,坚持党员特长、部门职能和社区需求最优化对接,组织所有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服务。2017年以来,报到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310户,认领服务项目2300多项,实施为民实事1900多件。创新建立“社区共治理事会”,吸纳社区居委会、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工服务机构和社区居民代表参加,针对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定期研讨、议事协商,并成立社区帮扶基金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有效提升了多方主体的民主参与意识,推动建立多方共治的工作格局,进一步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二是“信息化”治理增效力。依托“互联网+”信息化党建工程,为社区提供共享上级资源的新渠道,使上级部门有了管理指导社区的新抓手,群众有了家门口办事的新平台。借助微信群,探索推行区总群、街道分群、社区群、网格群、联户群“五群工作法”,联户党员、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线上“结对子”,实现群众诉求1天内上报、3天内答复。三是“网格化”治理显威力。整合党建、计生、综治等现有网格,推行“一网统筹多网融合”网格化管理模式,根据社区所辖范围、人口数量、社区长远规划、党员分布等情况,将42个城市社区划分为42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依托社区网格,组织各单位参与社区组织的文化、卫生、平安创建、政策宣传、信息咨询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网格党员为骨干,吸纳医生、教师、警察等各类专业人员,组建权益维护、心理咨询、治安防控等21支志愿服务团队,为社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情在网中知,事在格中办”。 福山区民政局制作“一窗受理、全科服务”便民手册,有效提升群众对社区服务的知晓率。 融洽感情,和谐共创,提升居民向心力和归属感 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和谐社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一是精准掌握需求。推行项目化、组团式服务,通过党员干部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建立社区民情民意反馈台账、辖区单位“双向服务台账”及社区居民需求清单、社区单位服务清单“两张清单”,组织社区干部、党员深入各楼栋、辖区单位、企业、商铺等开展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完善“两个台账”,收集“两张”清单和意见建议,实现群众需求和服务事项精准、有效对接。二是整合服务力量。鼓励社区从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每个社区每年按照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2017年以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项目73项,受益群众5.3万人。明君艺术培训学校在县府街社区开设的“银龄学堂”老年才艺能力提升项目,开设朗诵、歌唱、舞蹈等课程,极大的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文娱生活。太华路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的“妈妈故事会”项目,通过家长读绘本、带领孩子亲近自然等活动,有效的改善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家庭和谐,获得了学生及家长的欢迎。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广泛开展“一社区一品牌”创建活动,先后打造“五线共鸣、和谐福惠”“合乐家园、共融万科”“爱的彩虹桥”等一批特色服务群众品牌和先进典型。奇泉社区积极打造“健康28”服务群众品牌,坚持每月28日组织街道党员医生为社区群众义诊,得到广泛好评。万科、永达街社区定期举办的“邻里节”,使社区文化氛围更浓厚、邻里关系更和谐。通过特色活动的广泛开展,引导社区居民树立以社区为家的理念,通过和谐社区创建,拉近居民群众与社区的距离,进一步提升群众对社区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紧紧把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