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柴人杰教授 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柴人杰教授(右三)上台领奖 11月26日,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对202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进行了表彰。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柴人杰教授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会议现场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曾益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张军,中华医学会会长赵玉沛等出席会议,为202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代表颁奖,并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中华医学科技奖 2022年度获奖项目 202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共评选出92项获奖项目,其中医学科学技术奖共80项,包括一等奖8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8项;卫生管理奖1项;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2项;青年科技奖7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人;卫生政策奖1人。 奖项影响力 中华医学科技奖自2001年设立以来,始终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23年来共奖励1827项优秀成果,获奖成果代表了我国医学科技的领先水平,充分体现了中华医学科技奖在弘扬科学精神,激励广大科技人员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中华医学会自2007年起从获奖项目中择优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提名104项,获奖45项,其中1项成果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实现医药卫生领域特等奖零的突破,提名的创新团队荣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创新团队。目前中华医学科技奖已经成为医药卫生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获得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以及国家科技奖励办等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受到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认可。 获奖者主要成果 柴人杰针对耳聋防治这一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内耳毛细胞和听觉神经元再生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高度连贯和系统的工作,解决了耳科研究领域的多个卡脖子难题。柴人杰通过多种生物材料、电磁刺激等物理因素与免疫调控等生物因素促进神经干细胞再生功能性听觉神经元;制备并优化了新型石墨烯人工耳蜗电极,开创了把神经干细胞移植和人工耳蜗植入相结合的全新综合技术体系,同时优化了人工耳蜗植入流程,形成了新的程序化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加强了人工耳蜗手术的规范性、安全性,降低了手术的难度,极大的提高了人工耳蜗植入的覆盖范围。目前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应用推广。 柴人杰开创了通过基因治疗调控内耳干细胞再生功能性毛细胞治疗耳聋的研究领域 柴人杰发现了内耳干细胞;系统研究了多个关键信号对内耳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再生毛细胞的调控作用和机制;阐明了多个关键基因对新生毛细胞成熟和存活的调控作用和机制;建立了促进功能性毛细胞再生的多基因协同调控策略。同时柴人杰构建了针对内耳细胞的基因编辑系统和药物递送系统,形成了完整的针对内耳细胞的基因治疗体系,并通过该体系促进毛细胞损伤修复,最终重建听觉功能。 柴人杰积极开展临床转化研究,正全力开辟通过基因治疗和干细胞再生功能性毛细胞治疗感应神经性聋的新产业方向。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柴人杰与复星医药旗下复健新药基金共同孵化创建了听力基因治疗公司——苏州星奥拓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基因治疗的研究成果研发出的针对内耳细胞的基因治疗体系为载体已将6个创新药物推进至不同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阶段。其中先导产品OTOV-101已于2023年3月开展IIT临床试验,成功挽救多例重度DFNB9耳聋病人听力至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全球领跑 柴人杰通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耳聋基因治疗系统性研究,取得了全球领跑的研究成果,其临床转化成果开创了针对耳聋疾病的全新的基因治疗新时代,临床上多例病人基本治愈耳聋的临床疗效充分证明了耳聋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策划、审核 程守勤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