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网

当前位置: 新闻热线网 > 国际 > 文章页

中国军队:踏上开放建军新征程

时间:2024-06-12 16:59来源: 作者:新闻热线网 点击: 25 次
日渐嘹亮的开放号角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记者在军内外采访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当问及对我军发展变化感触最深的方面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提到了一个词——开放建军。的确,回顾我军建军80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无论是在国际维和、联合反恐、人员交往、军事

日渐嘹亮的开放号角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记者在军内外采访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当问及对我军发展变化感触最深的方面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提到了一个词——开放建军。的确,回顾我军建军80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无论是在国际维和、联合反恐、人员交往、军事演习还是其它方面的互利合作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放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坚定。
在对外交往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对外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与共产国际,特别是与苏联的军事交流与合作。1937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以他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亲身经历写就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则使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到了这支新兴的人民武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继续保持着开放的姿态,特别是1955年第一支对外开放部队的诞生,使这支在外界眼中一向神秘的军队有了展示自己的新的窗口和平台。此后,人民解放军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虽有波折和起伏,但总体上保持着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势头,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人民军队与外界的交往更加广泛和频繁。据统计,截至到2006年,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建立了军事关系,在107个国家设立了武官处,有85个国家在中国设立了武官处。2005年以来,人民解放军高级军事代表团就出访了60多个国家,同时有100多个国家的国防部长、三军总司令、总参谋长等高级代表团来访。为加强和扩大对外军事交往,人民解放军还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的方式,在互相观摩军事演习、海军舰艇编队互访以及互相派员学习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比如,2005年以来,我军就先后派员观摩了土耳其、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举行的军事演习。200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还邀请了24个国家的41名军事观察员和驻华武官观摩了北京军区组织的“北剑-2005”实兵对抗演习;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则先后访问了巴基斯坦、印度、泰国、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泰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韩国、法国、新加坡、秘鲁等国海军舰艇编队也相继访问中国。在此期间,人民解放军还组织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大军区、各总部有关业务部门和作战部队师、旅主官出国考察学习,先后向20多个国家派出军事留学生500余名,14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军事人员则在中国军队的院校中学习。
在联合军演方面。联合军事演习是参演国提升国家间关系、表明政治立场、增进相互信任与合作、强化军队战备水平、增加联合军队协同作战能力的一种军事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面参加联合军事演习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但限于当时对外交往程度较低,联合军演的层次、规模和数量都较有限。真正带实兵课目的联合演习是从2002年开始的。2002年10月,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与外国军队联合举行实兵演习,此后,中国军队开始逐步参与双边和多边联合军事演习。据统计,仅2002年以来,人民解放军先后与有关国家举行的各类联合军演就有18次之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当属2005年8月,中俄两军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国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举行的“和平使命—2005”的联合军事演习,以及目前正在俄罗斯进行的“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2006年9月和11月,中美两国海军又先后在美国圣迭戈附近海域和中国南海海域举行了两军历史上的首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为中美双方的军事交往和深化写下了浓重一笔。
在防务公开方面。以往,人民解放军在外界眼中所以“神秘莫测”。在他们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在防务方面的“公开”程度不够。为向外界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我军在积极开展对外军事交往的同时,开始以国防白皮书的形式向世界公开自己的国防政策等。1998年,中国第一份国防白皮书面世,此后,中国以每两年发布一次国防白皮书的形式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国防政策、介绍军队建设的情况等,尤其是2006年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不仅首次公开宣示了中国的核战略,还首次公布了各军兵种的战略思想、陆军集团军的数量、军队院校总数、武警部队员额等情况,使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以更加开放和透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国际维和方面。上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开始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国际维和行动。据统计,自1990年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已参加过1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维和军事人员5915人次,有8名维和军事人员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数十人负伤。截止到2006年年底中国共有1487名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其中,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92人,赴刚果(金)工兵分队175人,医疗分队43人;赴利比里亚工兵分队275人,运输分队240人,医疗分队43人;赴苏丹工兵分队275人,运输分队100人,医疗分队60人;赴黎巴嫩工兵分队182人。中国军队积极参与这些国际维和行动,不仅充分履行了自己在联合国的应尽之责,而且在国际上展示了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好评。
在军控和防扩散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军队一直重视、支持和参与国际社会为促进军备控制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所做的努力及采取的行动。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军控和防扩散活动。到目前为止,中国签署或批准了几乎所有的国际多边军控条约,并忠实地履行合约义务;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中国政府及军队积极支持联合国在防扩散领域所做的努力,目前已参加了防扩散领域的所有国际条约和相关国际组织,建立了涵盖核、生物、化学、导弹等相关敏感物项和技术及所有军品的完备出口管制法规体系,实行严格的出口审批程序,确保了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技术的有效管控。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往与合作,人民解放军还积极参加中国政府组织的国际灾难救援行动,并为之建立了应急指挥机制,积极派员参加专业救援队伍,提供器材和协助开展针对性训练等。
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
开放建军,是指一个国家的军队在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以促进自身使命和建设任务完成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应当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开放性”曾是她的一个显著特征。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这一开放建设的步伐在上世纪60、70年代遇到很大挫折,甚至一度到了“关起门来自己搞”的境地。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催动下,这种“闭门建军”的状况才得以改观。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重新步上开放建军的道路,并且坚定不移地走到了今天呢?仔细探究,以下两点不能不加以特别强调:
维护世界和平之需。当今时代,面对惨绝人寰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把人类几乎推向毁灭边缘的“冷战阴云”,人类社会更加珍惜和平,呼唤和平,渴望和平。而要想实现并维护和平,在一个一荣俱荣,一损惧损的“地球村”里,其中的任何一员都应负起相应的责任。显然,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就明确提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倡议。欲达此目的,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依旧存在的今天,没有军队的积极参与和介入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建军80年来,人民解放军的职能使命不断更新拓展,从战争年代的“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保家卫国”,到新世纪新阶段的“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利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显而易见的是,人民军队要想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有新的更大的贡献和作为,不对外开放,不积极地走出去,参与联合国组织的维和、反恐、防扩散等行动,以公开释疑虑,以透明促合作,以参与解纠纷,以慑止扼冲突,是不行的。正如许多军事专家分析指出的那样:“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开放,军队也要越来越开放。只有开门建军,军队才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壮大人民军队之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开放性”是一个系统保持生命力应具有的重要属性。耗散结构理论就认为,开放是自组织现象发生的重要条件。一个系统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只有源源不断地从外界补充新鲜的血液,吐故纳新,才能从原来相对陈旧僵化的状态转变为一种时空上或功能上新的结构和状态,从而实现组织的演化与发展,否则该组织就会失去维持生存和实现发展的源动力。同样,军队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想发展壮大,也必须按照自身成长的规律,在积极和适度的开放中校正自己的坐标,锁定前进的方向,找准壮大的路径。因此,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积极争取苏联援助、向苏联海军学习”的号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步入新世纪新阶段后,胡锦涛总书记又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实行开放建军,通过引进和利用国外的先进军事理论及技术成果,并加以消化、吸收,对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实现军队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更加稳健的开放步伐
由上可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间,人民解放军的“开放建军”使得“中国军队在面向世界、加强防务合作方面充满活力与自信,进入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正是这种积极、适度、稳妥的开放,使我军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尊重和支持,也使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得以在借水行舟中破浪前行,不断迈进。因而,可以预见,随着我军职责使命的进一步明晰和拓展,现代化的需求和进程进一步加快,开放建军的领域将会不断拓展,开放的内容和形式也将更加丰富多样。有“中国陆军窗口”之称的“临汾旅”某连排长宋海龙在谈到10年来本部队对外开放的变化时就说:“10年前,我们展示给外界的大多是轻武器射击、侦察兵高墙攀登等传统课目,有时甚至是养猪种菜的经验。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战术、新装备走进了表演场地……”,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张邦栋更明确表示:“今后,我们仍将继续在对外交流的各个领域中加大开放与合作力度。解放军愿意与世界各国军队增进互信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相关链接
1937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该书向世界描绘了一个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引起震动。
1946年2月,为迎接来延安访问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将军,由临时抽调人员组成的解放军第一支仪仗队首次亮相世界。
1955年,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中国开放第一师”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军队的“窗口”对外开放。
1971年,被誉为“中国陆军的窗口”临汾旅对外开放。
1989年5月12日新华社的特稿《中国士兵的塑像》首次公布被报道部队的番号。
1998年中国第一份国防白皮书面世,中国军队以每两年发布一次国防白皮书的形式向世界展示自己。
2002年10月,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与外国军队联合举行实兵演习。
2003年4月,中国第一支走出国门的维和运输部队飞赴刚果(金)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3年8月6日至12日,中俄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军队举行“联合—2003”反恐演习,这是中国首次参加的多边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2003年8月25日,中国军队首次开放最大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来自15个国家的27名军事观察员观摩北京军区在该基地举行的“北剑0308”演习。
2003年10月22日,中国和巴基斯坦海军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这是中国海军首次与外国海军举行联合演习。
2004年3月16日,中国海军与法国海军举行联合军演。截至当日,这次演习是中国海军与外国海军举行的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
2004年6月20日,中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第一次联合演习。演习邀请了美国、法国、德国等15个国家的15名驻华海军武官全程观摩演习。
2004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巴基斯坦武装部队举行了代号为“友谊—2004”首次联合反恐军演。
2004年8月28日,中国和印度两军边防部队首次在边境地区举行联合登山训练。
2005年9月27日,“北剑—2005”军事演习,24国的40多名军事观察员观摩此次演习,开创建国之最。
2005年10月,拉姆斯菲尔德来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司令部大楼,成为首位走进这座大楼的美国国防部长,也是第一位走进这座大楼的外国人。
2006年9月份和11月份,中国海军和美国海军分别在两国海域进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因中美军方的交往史上首次而引起广泛关注。
2007年3月8日,中国海军首次参加代号“和平—07”的多国军演。

责编:曹劲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22 21:12 最后登录:2024-12-22 21: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