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意义深远。在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日渐加剧的当下,我们如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安全、更宜居的未来家园?中国气象报聚焦面向未来的全球、国家、部门和个人行动,分别向读者展示各层面的行动目标、方向以及采取的应对策略、有益尝试,取得的成效。 面向未来的全球行动:合力踩下全球变暖的“刹车” 2022年11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召开。在西奈半岛的艳阳下,地球村村民聚在一起,为拯救“发烧的地球”寻找方向。 近年来,高温热浪、强降雨、洪水等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全球变暖日益加剧。各国必须团结一致,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出减缓和适应的策略,展开共同的行动,才能合力踩下全球变暖的刹车。 研究:了解变暖的地球 大气无国界。全球变暖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影响,大气、陆地、海洋和冰冻圈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警告说,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导致全球变暖。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对地球大气系统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并于1990年发布了第一次评估报告。 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系统评估了气候变化学科的进展,为全球开展气候治理奠定基础,第二次评估报告为《京都议定书》的达成铺平了道路,第三次评估报告把适应议题放在和减缓并重的位置,第四次评估报告为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奠定了科学基础,第五次评估报告为达成《巴黎协定》奠定了科学基础。 2021年,IPCC前三次评估报告的作者克劳斯·哈塞尔曼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在“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变化并可靠预测全球变暖”方面的贡献。哈塞尔曼认为,除了揭示气候变化成因和复杂物理机制,更亟待解决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科学家用数据和分析证实,全球变暖由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要控制温度上升,必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科学研究为科学应对奠定了基础。 3月20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士因特拉肯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指出人为变化的不利影响将会加剧。 减缓:把全球变暖的速度降下来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大气层变厚,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因此,刹车的第一步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把全球变暖速度降下来。 1992年,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巴黎协定》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我们踏上了通往气候危机的高速公路。”他指出,驶离这条道路的方向就是可再生能源。2019年12月,欧盟推出《欧洲绿色协议》,提出构建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2020年11月,英国宣布资金规模达120亿英镑的英国绿色工业革命“十项计划”,包括投资规模达10亿英镑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硬币的一面是减少碳排放,另一面是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可降低气候风险。2021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森林蓄积量达194.93亿立方米。2022年11月,阿联酋气候变化与环境部宣布将在2030年之前种植1亿棵红树林幼苗。2023年1月,巴西总统卢拉签署多项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行政法令,加强对包括红树林保护区在内的亚马孙地区的环境保护。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截至2019年,全球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碳达峰,主要为发达国家。 适应:在变暖的地球更好地生活 世界气象组织称,人类需要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同时,气候变化有“惯性”,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变暖会持续上百年。 古特雷斯公布《全民预警行动计划》,表示在未来五年内,要向地球上的每个人提供预警,以抵御日益极端和危险的天气。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表示,“预警能够拯救生命。日益增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使得确保地球上人人都能获得预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气候变化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和关键基础设施,涉及能源、水、食物、交通、健康等方方面面。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评估了目前及未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城市的影响和风险,探讨了城市适应和减缓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城市如何面向“气候韧性(恢复力)的发展”路径。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提升城市韧性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保护地球家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每一步可能是一小步,却是关键的一步。(徐嫩羽) 负责任的中国行动:锻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气候变化是全球异常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构建“1+N”政策体系 扎实推进“双碳”目标实施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中国积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此后,一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均已制定,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工作动能。 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水头经过半个月奔袭,于当年12月27日抵达工程终点北京团城湖。随着启闭闸门开启,清澈的南水倾泻而出。 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7省(直辖市)沿线42座大中城市和280多个县(市),受益人口超1.5亿。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通过实施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跨区域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可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优美的自然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 2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称,2022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如今,相较于20多年前,北京的春天沙尘天气越来越少。2022年9月,北京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全部规划目标任务,922万亩林海拱卫京城,阻挡风沙,发挥生态效益,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截至2021年,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森林碳汇增长7.3%,达到每年8.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抵销了我国一年的汽车碳排放量。我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并持续开展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农业、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的丹江口水库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国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埃及阿斯旺的沙漠中,本班光伏产业园有序运转,这是埃及首个“太阳能村”、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园之一。2020年1月,中国企业将承建的165.5兆瓦本班光伏项目顺利移交埃方运营维护。 在大西洋东岸南非北开普省德阿镇,一座座风电机组在广袤的山地上巍然屹立,将清洁电力送入30万户当地居民家中。这是由中国企业承建并运营的德阿风电项目,也是南非已投产的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之一。 2013年以来,我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践中,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我国积极同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彰显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力量”。(王美丽) 地球之巅的气象行动:力破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大气密码 素有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因其隆起地形改变了亚洲的大气环流形势,促成了地球上最强大的亚洲季风系统,对我国、北半球乃至全球的天气气候都有重要影响。亚洲多条河流也发源于此,为东亚、东南亚、南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青藏高原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开展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揭示其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影响深远。以需求为导向,国家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全力监测和守护这片“净土”。 三上高原 成果丰硕 我国于1979年、1998年先后两次开展了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极大推动了高原气象学科的发展。但受限于高原极高的海拔、复杂的地形,这两次重点聚焦高原近地层的陆-气相互作用,获取的观测数据有限。 2013年5月,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以下简称“第三次试验”)发起,研究重点向上延伸到对流层和平流层,锚定解决制约高原地区的气象观测与预报技术问题。 经过8年攻坚,第三次试验取得重要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气象科研业务发展,更“反哺”于高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的高原中西部地面土壤观测站网和西部常规要素自动探空系统,显著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建立的高原区域灾害天气数值预报系统投入业务应用,提升了青海省冰雹客观预报准确率。 “三上高原”大气科学试验不仅深化了科学认识,也明确了“青藏高原资源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需要通过综合科学考察提出应对方案”的迫切需要。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启动,气象部门牵头第一项任务“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重点针对亚洲水塔水资源、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气候变化及其西风与季风协同作用。 精准预报探测先行。科考团队在水汽输送关键入口区墨脱、珠峰北侧等设立雷达超级站,开展综合观测试验,填补了复杂河谷地形多尺度水汽输送及云降水结构特征综合探测的空白。 在长时间尺度、立体探测数据的支撑下,团队揭示了高原低云活动、深对流对全球尤其是南北极水汽输送的重要作用,揭示了高原大气降水“补给”差异对南、北冰川消融速率的影响,预测了高原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退化对生态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影响。 图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调研现场。 总体布局 协同统筹 青藏高原暖湿化的加剧,潜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水土流失等方面的风险。守护好这片净土是利在千秋、泽被天下的大事。 2021年8月,全国政协“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中国气象局强化与各部门沟通协同,研讨推进青藏高原综合观测能力建设,调动国家级和省级力量协同落实。 2021年,《中国气象局加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工作方案(2021—2025年)》印发,中国气象局统筹国省资源,开展总体布局设计工作;出台《青藏高原冰冻圈与生态观测站网布局设计方案》,推动观测站网布局及冰冻圈环境与生态过程数据库建设。 图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员合影 青海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印发《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青海经验和方案。甘肃省气象局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冰川、冻土、积雪、风能太阳能、水资源等影响评估及未来不同情景下气候预估工作,围绕黄河上游水源涵养、祁连山区生态屏障等重点区域开展生态气象监测评估。西藏自治区气象部门结合无人机航拍和卫星遥感,为“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提供监测评估依据……一系列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正扎实推进。 未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还将面临更多科学问题,而这,需要更多行动来作答。(赵晓妮、王亮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按下“加进键”的个体行动:个人碳账户普惠绿色低碳生活 水是地球生物圈最丰富的物质,同时又是最稀缺的物质。世界资源研究所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面临极度缺水危机。 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活跃因素,水资源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巨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正加剧水资源短缺。为应对气候危机与水资源短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双碳”行动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其中,针对个人减排推出的碳账户尤其引人关注。 个人碳账户是用数字化手段将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产生的碳减排情况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收集个人绿色低碳活动信息转化为碳积分,随后用于兑换权益,是目前个人碳账户的普遍用途。个人碳账户的出现,有助于提高民众节能降碳意识,倡导培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公众参与减污降碳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碳账户受到不少追捧。2022年,广东、浙江、四川、湖北、上海、北京等省(直辖市)陆续推出包括个人碳账户在内的碳普惠措施,碳减排正式进入个体时代。 个人碳账户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解释与应用。以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为例,在外卖平台选择“无需餐具”可获得45.72克减排量,每骑行共享单车1公里可获得250克减排量,通过指定渠道购买绿色家电并投入使用,最多一次可获得375千克减排量。通过个人的绿色积分账本,积分可以兑换电影票、甜品礼券等。以甘肃银行上线的“碳积分”账户为例,围绕日常高频次的低碳场景,通过记录和量化用户的节能减排行为,按照“多场景—获积分—兑权益”的完整闭环,鼓励用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积累个人碳积分。当个人碳积分累计达到一定数量,用户可用碳积分兑换支付立减金、免息券、助农产品等。 鉴于每个平台碳减排的标准不同,2022年,中国节能协会发布《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人碳减排激励管理规范》团体标准,首次以标准的形式,较为系统地回应了个人碳减排激励遇到的挑战和难题。该标准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提出,30余家产学研单位共同参与编制,将对全社会推动个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延伸阅读:个人碳账户代表性产品 蚂蚁森林——2016年8月,支付宝公益板块正式推出蚂蚁森林,用户步行替代开车、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支付宝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会种下一棵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蚂蚁森林将宏观的“碳交易”机制转化为个人层面的“碳账户”,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线上植树”环保运动。 88碳账户——2022年8月8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88碳账户。88碳账户覆盖饿了么外卖无需餐具、小份菜,闲鱼二手交易、菜鸟快递箱回收,天猫购买节能家电等70余项场景。其中,一系列激励方式已嵌入其中。比如,用户可以在88碳账户上捐赠相应碳积分,兑换无门槛现金红包。兑换由低碳友好商家提供的低碳商品折扣,也可以在各子账户的商城兑换专属服务。此外,88碳账户还打造荣誉体系,结合“碳宝”形象,用户可积累碳积分,解锁拟人化数字勋章。 中信碳账户——2022年由中信银行推出,旨在鼓励广大用户积极践行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碳普惠广泛普及。用户可通过申请电子卡、电子账单、生活缴费等低碳行为获取碳减排量,此外,中信碳账户中的其他基础功能应用还包括低碳科普、低碳知识小问答、碳排放计算器等模块。例如,“个人碳排放核算小技巧”页面显示,碳减排1千克,相当于少用35双一次性筷子、省电1.243度、少用塑料袋53个。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