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 周 报杂 志往期回顾 分类检索 返回目录
从公共事件到暖心行动 ——海南日报“抗雾保运”报道的应急处置 邓 瑜 《 新闻战线 》()
在“抗雾保运”报道中,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以抢占第一落点为着力点、以主流媒体为主阵地、以全媒体联动为重要支撑,掌握了舆论主动权、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彰显了党报的责任与担当。 “温暖回家路”报道,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和宣传报道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范本。 2月18日起,受琼州海峡罕见大雾天气影响,海口秀英港、新海港、南港多次出现停航,数以万计的车辆和游客滞留,引发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密切关注。在这场1951年以来最大的“抗雾”行动中,海南日报迅速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深入挖掘典型,充分营造“堵车不堵心”“温暖回家路”的舆论氛围,将一场突发恶劣天气引发的公共事件转化为一场暖心行动。 第一时间发声,把握舆论主动权 出岛滞留车辆疏运突发事件,前后涉及近14万辆车、70多万名旅客,车辆和旅客来自全国各地,随着春节黄金周返程高峰的到来,事件逐渐演变成为全国性的热点新闻。自媒体盛行时代,面对涉及面如此之广、涉及人员如此之多的突发事件,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越及时准确,越有利于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未知和不确定因素给人们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印象,越有利于社会和人心稳定。 海南日报精准研判舆情,在2月19日(正月初四)海口市政府启动客货滚装运输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后,即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一线采访,第一时间从“三港”发回全面报道,第一时间让滞留旅客了解海口市最新部署,第一时间准确报道轮渡通航最新进展,第一时间报道相关职能部门推出的应急措施。从这天开始,集团全媒体联动,海南日报“两微一端”平台全天候滚动发布便民服务信息,为滞留旅客第一时间提供资讯,发布稿件超过1000余条,累计阅读量超过1500万人次。同时,派出记者跟随“双泰19号轮”前往广东徐闻港,通过海南日报客户端异地联动进行现场图文直播,让受众实时直观感受琼州海峡通航情况。2月22日,南国都市报推出《特别关注》专版对海口“抗雾保运”工作进行全方位关注,之后持续开设《全城抗雾送归客 一次最温暖的疏堵》专栏,连续推出12个专版报道;南海网发挥门户网站优势,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微信、微博、H5、MV、客户端开机页等多种报道形式,发布稿件近500篇,其中独家稿件近300篇,图片近千幅,视频近百个。同时,推出《滚动关注海口车辆过海》直播专题,实时播报交通路况、天气情况;在客户端、PC端重点位置滚动推送便民服务信息,仅南海网客户端弹窗推送的报道,阅读量就超过百万人次。 主动设置议题,打造“堵车不堵心”暖新闻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出乎预料,没有人能想到它会短时间内突破历史极值。从2月15日到25日,新海港停航16次,停航时长73小时;秀英停航12次,停航时长60小时;单次停航最长达11.5小时。高峰期滞留车辆超过两万辆,滞留车队长达20公里,滞留旅客近10万人,秀英港周边市政道路变成“临时停车场”。2月21日,滞留现场出现旅客集体鸣笛、乱丢垃圾的行为,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海南日报及集团旗下南国都市报、南海网主动设置议题,深挖正面典型,加大对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人士采取的积极措施和友善行动的报道力度,舆论引导积极稳妥。 海南日报开设新闻专版《雾锁海峡行路艰 海南有爱归客暖》《雾锁海峡归途阻 奋起疏堵暧意浓》,全面系统发布省市相关部门及志愿团体采取的应对措施,集纳了服务保障滞留旅客的相关部门、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牺牲休息、坚守岗位、持续奋战的多篇暖心报道。海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整合文章《多方点赞海南:这是我看过的最温暖的堵车!》推出后,不到4个小时阅读量“10万+”,累计阅读量超过23万人;H5《一位滞留海口女游客的24小时“朋友圈”》,以巧妙的方式,将海口提供的各种暖心服务渗透在“朋友圈”中,最后嵌入外籍游客在返程轮船上对海南道谢的视频,温暖人心,发布后在微信朋友圈迅速刷屏。 南国都市报及时、准确发布各类出行服务信息,并结合都市报贴近百姓的特点,从一线的公安交警、环卫工人、志愿者、港航运输工作人员,到拥堵路段的酒店、商铺、附近居民以及归途被堵的游客等各个角度和层面,深入报道了海南各界对“抗雾保运”工作所做的努力以及游客对海南工作的肯定和赞扬,全景式勾勒了此次参与“抗雾保运”人员的群体形象,为海南树立起了热情淳朴、友善好客的积极正面形象,有力发挥了都市报的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南海网客户端、PC端重点位置滚动推送“便民”服务信息、“暖心”正能量的保障措施,采写典型人物报道《逾10万滞留旅客已平安过海 致敬昼夜奋战的海口“轮渡人”》,讲述了轮渡船长黄剑、轮渡水手长王振鉴、孕妇轮渡乘务员陈颜的感人故事;推出原创MV《天涯若比邻》,向连日来为海口过海滞留旅客、车辆提供服务和保障的交通、港航、公安、交警、环卫等部门以及志愿者、热心市民致敬;独家策划H5:《堵车不堵心 温暖回家路——海口全城抗雾疏堵“心记录”暖心篇》《将心比心 他们怎样做到堵车不堵心?——海口全城抗雾疏堵“心记录”知心篇》,总阅读量近15万人次。同时,南海网与海南日报摄影部推出精品短片《谢谢你,海南!》,获得网友点赞。 调动情感因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范本意义 2月26日(正月十一)0时,海口终止客货滚装运输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响应。148小时,近14万辆车和71万旅客安全过海,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抗雾保运”报道也落下帷幕。一次应急,一场“大考”,考出了海南人对琼州海峡黄金通道建设的积极谋划,同时也考出了省级党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报道能力。 海南的媒体环境相对特殊,具有很强的孤岛效应,媒体竞争相对较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更多地是与时间赛跑以及如何让权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到每一位目标受众手中。在此次报道中,集团采前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协调重大采访、研究新闻热点、组织采编协作,使各媒体选题既统一又各具特色。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发力,形成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放大传播效果。海南日报“两微一端”平台及南海网全天候滚动发布便民服务信息,实时播报交通路况、天气情况,利用新媒体产品特性让独家议题、特色策划更具传播性。海南日报及时准确刊发省委、省政府及各部门决策部署,推出《暖流,涌动琼州海峡》《大雾?大考?大爱——海口抗雾疏堵纪实》《开足马力,让旅客尽快过海返乡——海口秀英港车客疏运现场直击》《一级应急响应148小时——海口“抗雾保运”工作纪实》等报道,展现海南上下一心沉着应对游客和车辆滞留,全力疏导做好服务保障的决心;刊发评论《“堵车不堵心”折射为民情怀》《总是温情最动容》,主导突发公共事件舆论进程,做到及时发声、有效发声、有力发声。同时,在新闻报道中加大服务内容的分量,增进公众对突发性事件的理性认知,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的心理危机极易转化为社会危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就是为紧张焦灼的社会情绪安装“减压阀”。党报既要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又要把群众愿望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从群众感受、群众视角、群众意愿出发,在新闻报道中倾注感情,做到贴近发布。因此,舆情的研判、议题的设置和及时、稳妥、周全的舆论引导至关重要。为当好社会舆论的稳压器和社会情绪的减压阀,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打造“堵车不堵心”暖新闻,充分营造“堵车不堵心”“温暖回家路”的舆论氛围,并对个别游客鸣笛、泼粥、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直接批评,充分调动感情因素,起到化解情绪对立、凝聚人心、促成共识的积极效果。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发挥主流媒体的采访优势,对“抗雾保运”工作应急处置的决策环节、执行环节、保障环节以及现场群众、周边居民进行全方位采访,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捕捉鲜为人知的细节,以发现力、感染力、真实性为内容取向,对决策层面的举措、执行层面的落实、滞留旅客和周边居民的诉求进行全景式展现。 (作者单位:海南日报社) 责任编辑:冷 梅 返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抗雾保运”报道中,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以抢占第一落点为着力点、以主流媒体为主阵地、以全媒体联动为重要支撑,掌握了舆论主动权、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彰显了党报的责任与担当。 “温暖回家路”报道,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和宣传报道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范本。 2月18日起,受琼州海峡罕见大雾天气影响,海口秀英港、新海港、南港多次出现停航,数以万计的车辆和游客滞留,引发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密切关注。在这场1951年以来最大的“抗雾”行动中,海南日报迅速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深入挖掘典型,充分营造“堵车不堵心”“温暖回家路”的舆论氛围,将一场突发恶劣天气引发的公共事件转化为一场暖心行动。 第一时间发声,把握舆论主动权 出岛滞留车辆疏运突发事件,前后涉及近14万辆车、70多万名旅客,车辆和旅客来自全国各地,随着春节黄金周返程高峰的到来,事件逐渐演变成为全国性的热点新闻。自媒体盛行时代,面对涉及面如此之广、涉及人员如此之多的突发事件,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越及时准确,越有利于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未知和不确定因素给人们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印象,越有利于社会和人心稳定。 海南日报精准研判舆情,在2月19日(正月初四)海口市政府启动客货滚装运输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后,即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一线采访,第一时间从“三港”发回全面报道,第一时间让滞留旅客了解海口市最新部署,第一时间准确报道轮渡通航最新进展,第一时间报道相关职能部门推出的应急措施。从这天开始,集团全媒体联动,海南日报“两微一端”平台全天候滚动发布便民服务信息,为滞留旅客第一时间提供资讯,发布稿件超过1000余条,累计阅读量超过1500万人次。同时,派出记者跟随“双泰19号轮”前往广东徐闻港,通过海南日报客户端异地联动进行现场图文直播,让受众实时直观感受琼州海峡通航情况。2月22日,南国都市报推出《特别关注》专版对海口“抗雾保运”工作进行全方位关注,之后持续开设《全城抗雾送归客 一次最温暖的疏堵》专栏,连续推出12个专版报道;南海网发挥门户网站优势,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微信、微博、H5、MV、客户端开机页等多种报道形式,发布稿件近500篇,其中独家稿件近300篇,图片近千幅,视频近百个。同时,推出《滚动关注海口车辆过海》直播专题,实时播报交通路况、天气情况;在客户端、PC端重点位置滚动推送便民服务信息,仅南海网客户端弹窗推送的报道,阅读量就超过百万人次。 主动设置议题,打造“堵车不堵心”暖新闻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出乎预料,没有人能想到它会短时间内突破历史极值。从2月15日到25日,新海港停航16次,停航时长73小时;秀英停航12次,停航时长60小时;单次停航最长达11.5小时。高峰期滞留车辆超过两万辆,滞留车队长达20公里,滞留旅客近10万人,秀英港周边市政道路变成“临时停车场”。2月21日,滞留现场出现旅客集体鸣笛、乱丢垃圾的行为,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海南日报及集团旗下南国都市报、南海网主动设置议题,深挖正面典型,加大对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人士采取的积极措施和友善行动的报道力度,舆论引导积极稳妥。 海南日报开设新闻专版《雾锁海峡行路艰 海南有爱归客暖》《雾锁海峡归途阻 奋起疏堵暧意浓》,全面系统发布省市相关部门及志愿团体采取的应对措施,集纳了服务保障滞留旅客的相关部门、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牺牲休息、坚守岗位、持续奋战的多篇暖心报道。海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整合文章《多方点赞海南:这是我看过的最温暖的堵车!》推出后,不到4个小时阅读量“10万+”,累计阅读量超过23万人;H5《一位滞留海口女游客的24小时“朋友圈”》,以巧妙的方式,将海口提供的各种暖心服务渗透在“朋友圈”中,最后嵌入外籍游客在返程轮船上对海南道谢的视频,温暖人心,发布后在微信朋友圈迅速刷屏。 南国都市报及时、准确发布各类出行服务信息,并结合都市报贴近百姓的特点,从一线的公安交警、环卫工人、志愿者、港航运输工作人员,到拥堵路段的酒店、商铺、附近居民以及归途被堵的游客等各个角度和层面,深入报道了海南各界对“抗雾保运”工作所做的努力以及游客对海南工作的肯定和赞扬,全景式勾勒了此次参与“抗雾保运”人员的群体形象,为海南树立起了热情淳朴、友善好客的积极正面形象,有力发挥了都市报的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南海网客户端、PC端重点位置滚动推送“便民”服务信息、“暖心”正能量的保障措施,采写典型人物报道《逾10万滞留旅客已平安过海 致敬昼夜奋战的海口“轮渡人”》,讲述了轮渡船长黄剑、轮渡水手长王振鉴、孕妇轮渡乘务员陈颜的感人故事;推出原创MV《天涯若比邻》,向连日来为海口过海滞留旅客、车辆提供服务和保障的交通、港航、公安、交警、环卫等部门以及志愿者、热心市民致敬;独家策划H5:《堵车不堵心 温暖回家路——海口全城抗雾疏堵“心记录”暖心篇》《将心比心 他们怎样做到堵车不堵心?——海口全城抗雾疏堵“心记录”知心篇》,总阅读量近15万人次。同时,南海网与海南日报摄影部推出精品短片《谢谢你,海南!》,获得网友点赞。 调动情感因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范本意义 2月26日(正月十一)0时,海口终止客货滚装运输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响应。148小时,近14万辆车和71万旅客安全过海,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抗雾保运”报道也落下帷幕。一次应急,一场“大考”,考出了海南人对琼州海峡黄金通道建设的积极谋划,同时也考出了省级党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报道能力。 海南的媒体环境相对特殊,具有很强的孤岛效应,媒体竞争相对较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更多地是与时间赛跑以及如何让权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到每一位目标受众手中。在此次报道中,集团采前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协调重大采访、研究新闻热点、组织采编协作,使各媒体选题既统一又各具特色。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发力,形成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放大传播效果。海南日报“两微一端”平台及南海网全天候滚动发布便民服务信息,实时播报交通路况、天气情况,利用新媒体产品特性让独家议题、特色策划更具传播性。海南日报及时准确刊发省委、省政府及各部门决策部署,推出《暖流,涌动琼州海峡》《大雾?大考?大爱——海口抗雾疏堵纪实》《开足马力,让旅客尽快过海返乡——海口秀英港车客疏运现场直击》《一级应急响应148小时——海口“抗雾保运”工作纪实》等报道,展现海南上下一心沉着应对游客和车辆滞留,全力疏导做好服务保障的决心;刊发评论《“堵车不堵心”折射为民情怀》《总是温情最动容》,主导突发公共事件舆论进程,做到及时发声、有效发声、有力发声。同时,在新闻报道中加大服务内容的分量,增进公众对突发性事件的理性认知,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的心理危机极易转化为社会危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就是为紧张焦灼的社会情绪安装“减压阀”。党报既要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又要把群众愿望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从群众感受、群众视角、群众意愿出发,在新闻报道中倾注感情,做到贴近发布。因此,舆情的研判、议题的设置和及时、稳妥、周全的舆论引导至关重要。为当好社会舆论的稳压器和社会情绪的减压阀,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打造“堵车不堵心”暖新闻,充分营造“堵车不堵心”“温暖回家路”的舆论氛围,并对个别游客鸣笛、泼粥、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直接批评,充分调动感情因素,起到化解情绪对立、凝聚人心、促成共识的积极效果。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发挥主流媒体的采访优势,对“抗雾保运”工作应急处置的决策环节、执行环节、保障环节以及现场群众、周边居民进行全方位采访,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捕捉鲜为人知的细节,以发现力、感染力、真实性为内容取向,对决策层面的举措、执行层面的落实、滞留旅客和周边居民的诉求进行全景式展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