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反映着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主要包括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当中,军事人员现代化乃为关键。加紧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是适应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是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迫切需要。 充分认清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 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高瞻远瞩,站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军事人员现代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并将其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战略运畴、深谋远虑,体现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现代化军队建设的普遍规律和我军现代化转型的特殊要求,为我军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智力支撑。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仅急需大批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更需要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才为此而奋斗。衡量世界一流军队的标准要素很多,既要有一流的军事思想、一流的建设理念、一流的战略战术、一流的武器装备、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后勤保障,更需要有一流的军事人员。唯有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积极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应有之义。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革命。信息化智能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社会变革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也是新军事革命的本质和核心。现代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智能化战争转变。世界新军事革命对我们的挑战,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挑战,是智力和科技的挑战。由此看来,军事人员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我军未来作战能力的强弱。 有效实现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内在引擎。马克思主义认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离开了人,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人是通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战争胜负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可以说,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战争胜败。未来信息化战争,是由高度现代化的军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对抗,要求参战的每一个士兵都要熟练地掌握手中武器装备和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要求参战的每一个军官不但要精通军兵种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应的战略战术思想及谋略水平。由此可见,军事人员现代化进度决定着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升。 切实找准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着眼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战略目标,关键在于要有实际举措、有现实抓手。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工作方法问题方面,曾作出的一个形象比喻:“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因此,要切实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提高推动军事人员现代化的针对性实效性。 构建科学标准体系。我军军事人员,如果从具体对象而言,指的是服现役的军人和为军队服务的相关人员。人员类型以及其承担的使命任务不同,现代化的标准内容不尽相同,衡量的尺度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首先要建立健全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各级各类军事人员现代化标准体系,并细化量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指标。一方面,便于各类军事人员能够对照标准指标进行自测自检,正确评价自己,明确努力方向,激发成长成才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便于各级在推动军事人员现代化建设中,科学合理规划好所属人员的成长路径,提高军事人员现代化建设质量效益。 坚持“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关键靠教育,而教育模式又是重要抓手。要始终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原则,切实按照习主席强调指出的构建起“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模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充分发挥出院校教育“孵化箱”、部队训练实践“磨刀石”,以及军事职业教育“助推器”作用功能,共同催生出一大批我军各类优秀军事人才,强力推动军事人员现代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坚持军民融合共育人才。军民融合很重要的体现是军地人才的融合。地方人才是军事人员现代化的有力补充,能够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丰富资源和强大支撑。尤其在军民融合共育人才方面,聚焦强军急需领域的高端人才,采取“梯次融才”“借地育才”“借才引智”等模式,丰富人才培养种类,开辟军事职业教育新渠道,有效运用丰富的社会人力资源,缩短军事人员现代化周期,努力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牵引国家教育资源更多关注军事能力建设。 拓展国际化视野。推动军事人员现代化要拥有国际视野,善于放眼世界,主动瞄准强敌,确保有的放矢,提高军事斗争准备的效率效益。要利用与外军开展联演联训契机,全方位锻炼提高一线军事指挥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从中查找差距不足、磨练摔打提高;坚持把参加国际军演,作为战备训练、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将本土演练转化为在国际海域空域以及未来可能的作战方向上强化训练,做到未雨绸缪。要建立健全与不同国家军队相互间的军事访问学者机制,开设国际军事论坛,加强国际间军事交流;健全完善系统的军事比较学,学习外军先进军事思想、军事战略、武器装备知识、主要作战对手军事术语和作战语言等,做到知己知彼,增强应对未来战争之能力。 着力把握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强化顶层设计规划细划“路线图”。要加强工作统筹,紧前组织谋划,坚持与国家、军队“十三五”和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同步搞好顶层设计,切实把各级各类军事人员现代化发展战略、规模层次、衡量标准、支撑的学科门类、运行机制等方面内容研究透研究实。可按照突出重点、着眼亟需,先联合作战指挥人员现代化、后其他军事人员现代化的思路,逐步推进、分层实施,做到各个击破、整体突破、全面实现。 强化组织领导充实完善“决策库”。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务之急。要始终站在强军兴军的政治高度上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军事人员现代化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始终摆上重要位置。要切实摸清人员能力素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方面情况底数,找准有力抓手和工作突破口,多措并举地向前推进,努力实现军事人员的素质最优化、工作岗位最适合化、军人战斗士气最大化。 强化氛围浓厚创新创造“动力源”。好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既能熏陶人又能激励人,更是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催化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浓厚氛围、优化环境,加强科学管理,克服选人、育人、用人、管人上的随意性,切实形成爱护人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和公正用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环境。 强化动态评估建立健全“标准系”。军事人员现代化不是短期内就能够立竿见影,而是需要各级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达成;即使今天各级各类人员达到了现有指标,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现代化标准也需要重新制定,加之军事人员知识更新不及时、军事人员处于动态变化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军事人员现代化进程较难精准把控,这就需要及时建立健全军事人员现代化信息数据库,动态进行跟踪评估,确保与时俱进,努力抵近现代化目标要求。 (责任编辑:) |